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11-07
本報訊(記者 喬 植)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稷山縣堅持把到村任職大學生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人才資源,著力在培育、管理、使用三方面下功夫,讓到村任職大學生經風雨、長見識、強本領,為下一步進入農村工作打好基礎、鋪好路子。
貼心“育”,學習培訓“充電蓄能”。稷山縣將聘用到村任職大學生的教育培訓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規劃和農村“領頭雁”培訓計劃,構建三級培訓體系。縣級培訓把方向,采取黨校集中培訓、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現場授課、實地觀摩等方式,圍繞鄉村振興、“三農”工作、農村黨建等方面展開培訓,優化大學生知識結構,把穩農村工作“方向盤”。鄉級培訓重方法,召開業務培訓會,講政策學文件熟業務,補足“核心技能”。村級培訓重實踐,通過參加村級各類組織活動、旁聽村民議事等方式,使大學生熟悉所在村的產業發展、組織建設、基礎設施等情況,為到村履行鄉村振興主責主業摸“底子”、明方向。
用心“管”,跟蹤管理“把舵揚帆”。幫帶有“法”,建立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包村干部、村黨組織書記三類人員結對幫帶1名到村任職大學生的“3+1”機制,全方位實時幫帶,協助他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嚴管有“度”,制定到村任職大學生日常管理制度,嚴肅工作紀律,改進工作作風;每月召開座談會,聽取大學生工作情況匯報,組織委員一月開展一次談心談話,對大學生思想狀態和作風狀況進行“把脈問診”。厚愛有“家”,第一時間落實大學生生活補貼、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各項生活待遇,解決食宿、交通等“后顧之憂”,傳遞“家”一樣的關懷和溫暖。
大膽“用”,實踐磨礪“淬火鍛造”。輪崗交流提能,有計劃地讓大學生在組織、民政、農經等崗位輪流鍛煉,全面學習基層各項事務,確保到村工作后能快速度過“磨合期”,成為獨當一面的“多面手”。吃勁崗位歷練,搭建實踐平臺,引導到村任職大學生投身到重點工作中去,交任務、壓擔子,全面提升大學生農村工作經驗和應對復雜局面的工作能力。以獎促干增勁,對工作表現良好的大學生,到村工作后優先發展為黨員,納入農村后備干部隊伍,符合任職條件的及時依法依規選入村“兩委”班子,讓“績優股”有舞臺、有奔頭、有干勁。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