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10-08
記者 雷登攀 通訊員 范曉艷
近年來,鹽湖區金井鄉洗馬村堅持把弘揚踐行德孝忠義文化作為鄉村治理的主要抓手,持之以恒開展德孝忠義文化宣傳教育活動,逐步在全村形成尊老敬老、鄰里團結、民風淳樸、村容整潔的良好氛圍,好人好事、助人為樂、扶孤助殘的社會風尚蔚然興起,該村于2020年10月獲得了“全國文明村”稱號。
——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突出德孝忠義文化的政治性。洗馬村黨支部堅持強化黨建引領,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宣傳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長足發展。一是通過廣播室、宣傳欄、閱報欄等多種載體,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宣傳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二是在文化長廊設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村規民約等專題展板,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和遵紀守法教育活動。三是建設文化街,街道一端是“石雕羊羔跪乳”圖,街上設有不銹鋼宣傳欄30個、墻體竹編宣傳欄20個,積極倡導德孝忠義文化,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與文明新風相得益彰。
——著力推進移風易俗活動,突出德孝忠義文化的浸潤性。洗馬村積極倡導移風易俗,堅持“兩手抓”,把堵與疏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從擴大正面宣傳教育入手,大力宣傳移風易俗新風尚,著力營造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社會氛圍。一方面制定了符合本村實際的《村規民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對婚喪喜事的宴請人數和桌數以及違約處理方式等作出了明確要求。“德孝禮”系列活動是該村疏堵結合的具體措施,把德孝忠義文化教育同傳統民風民俗相結合,更貼近村民需求,從而達到教育潤物無聲的效果。在洗馬村德孝文化廣場,采用壁畫等形式高標準建設的“德孝堂”,可進行聽德孝課、宣德孝誓、做德孝事等10項德孝忠義文化教育,從而啟德明理,打開智慧的鎖鏈,揚起理想的風帆。其中,德孝成人禮從2014年到現在已連續舉辦8次,共有100多名12歲的孩子參加了這一活動。
——著力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突出德孝忠義文化的群眾性。洗馬村不斷樹立良好風尚,增強文化自信,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傳播社會正能量,營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一是重視德孝文化的教育與傳播,積極開展道德模范評選、好媳婦好婆婆評選等活動,涌現了不少模范事跡和模范人物。二是開展新鄉賢評選活動,選出新鄉賢十余名,在助力鄉村發展、民事調解等工作上發揮了一定作用。三是完善了“一約七會”制度,開展“五星級文明戶”評選、曬家風家訓等活動,全村評選出“五星級文明戶”56戶、四星級文明戶99戶,每家門前掛有星級文明和家訓的牌子,引領村民崇德向善、務實上進。
——著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突出德孝忠義文化的實踐性。在文明實踐活動開展中,洗馬村突出精準、注重實效、形成常態,結合服務村民生產生活,積極回應村民需要,針對村民需求制定活動計劃,形成村民點單、志愿者接單的工作模式。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主體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愿服務。洗馬村現有志愿服務隊4支,注冊志愿者120余人,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12歲,每年開展文藝宣傳、科技培訓、環境治理、扶危濟困等志愿服務活動20余次。
一個個德孝典型,一個個動人故事,樹立起德孝文化的座座豐碑。下一步,洗馬村將持續弘揚踐行德孝忠義文化,深入挖掘德孝忠義文化的思想內涵、時代價值,發揮德孝忠義文化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讓德孝忠義文化傳承浸潤在村里的每一個角落。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