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融合發展 詩與遠方競芬芳

——鹽湖區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綜述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9-19

記者 李丹鳳 董戰軒 通訊員 衛江鵬

舜帝公園

金秋九月,植根鹽湖沃土的文化大樹枝繁葉茂,文旅融合碩果累累。

你可以行走在提檔升級后的跨湖大道,賞湖光山色,感受一條景觀大道如何串聯山與水、貫通古與今、惠及人與城;可以透過關公故里旅游景區觀景平臺,南望巍巍條山、北覽渺渺鹺海、東瞰解州古城、西望千年關廟,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可以去往南山生態體育公園高顏值天然氧吧,跑步健身游玩賞景,于城市中心親近大自然;還可以流連在月色初上的平常街,看繽紛燈光如何繪制出古建和文化嶄新的輪廓……

鹽湖區厚之于史、勝諸人文,河東盬鹽文化、舜帝德孝文化、關公忠義文化源遠流長。這里人文薈萃,名人輩出,是三國名將關羽、都江堰之父李冰、元代大戲曲家關漢卿、“英雄航天員”景海鵬等名人的故里。悠久的歷史饋贈了這里諸多文明瑰寶,文物古跡星羅棋布,文化遺存富集璀璨,包括11處“國保”單位在內的重點文保單位有150處,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有43個。

近年來,鹽湖區按照市委打造“知名旅游強市”的目標定位,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以籌備山西省第八次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以重點文旅項目為載體,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首善之區”。


牛莊紅色教育基地

深挖文化底蘊,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

近年來,鹽湖區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強化頂層設計,注重系統謀劃,編制實施了《鹽湖區全域旅游規劃》《鹽湖區加快推進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行動方案》等,一體推進“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著力構筑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謀定而后動。鹽湖區充分發揮區域文旅資源優勢,以龍頭景區為引領,加快構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南部中條山。圍繞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建設,以關公文旅產業為龍頭,依托解楊(解州鎮到東郭鎮楊家莊村)精品旅游公路,串聯盬鹽文化、關公文化、蚩尤文化,同步推進生態保護與文旅開發。

——中部涑水河。以舜帝公園景區為龍頭,串聯德孝文化、美食文化、采摘體驗,同步推進文創開發和農旅融合。

——北部峨嵋嶺。以牛莊紅色教育基地為龍頭,串聯紅色文化、康養文化,同步推進產業融合和農民增收。同時,完善旅游配套,大力培育特色民宿、精品小吃、文創產品等業態,實現文旅開發、區域發展協同并進。

鹽湖區精準定位,因地施策,不斷豐富龍頭景區文化旅游體驗元素,拓展文旅項目功能,以點帶面輻射全區,形成了“忠孝文化游”“靚麗鹽湖游”“休閑鄉村游”相輔相成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平常街

堅持項目為王,夯實文旅產業發展底盤

近年來,圍繞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建設,鹽湖區20余個重點文旅項目“遍地開花”,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加快推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的步伐。

在解州關帝廟景區,推進關帝廟周邊提升改造、智慧景區、五龍峪河道治理等10大工程,全力創建5A級景區。在舜帝德孝文化旅游景區,開發考察研學、農耕體驗、歌舞演藝等文旅產品,籌辦舜帝大祭、特色花卉展、民俗文化旅游年等活動,持續積聚提升景區人氣。在池鹽文化博覽園,開放中禁門廣場,修繕廟宇建筑,全面做好池神廟南北廣場建設和河東池鹽博物館展廳設計、文物收集及布展等工作,打造融市民休閑、文物科普、旅游觀光為一體的池鹽文化博覽園。在嵐山根·運城印象景區,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用好擦亮“山西省特色商業街”招牌,聯動南山運動公園、鄉遇·劉范民宿藝術村、蚩尤文化園,加大民宿康養項目建設,打造“運城后花園”。在常平村平常街,完善旅游業態,豐富旅游產品,打造有特色的文旅街區。

重點文旅項目的實施有效提升了鹽湖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面貌,初步形成了服務功能更優、文化品位更高、人文環境更好的發展新格局,也將為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發展大會暨第33屆關公文化旅游節的順利舉辦提供堅實基礎。

南山運動公園

堅持業態創新,完善文旅融合產業體系

于保護中深挖歷史和生態發展潛能,精心培育新業態是促進文旅經濟增長、提升產業效能的重要引擎。鹽湖區以厚重的文旅資源為基礎,以“旅游+”推動多業態融合發展,拉長了旅游產業鏈,豐富了文旅新業態新體驗,旅游大環境提檔升級,在全區形成全域全季全時的旅游“全景模式”。

依托“文化+旅游”,連續舉辦12屆舜帝德孝文化節,扶持創作《再現關公》《虞舜孝典》等精品劇目十余個,著力推動文化元素進景區;依托“農業+旅游”,連續5年舉辦“花開鹽湖”美麗鄉村游系列活動,初步打造了解州、北相、東郭、安邑、三路里5個特色小城鎮、16個美麗鄉村、8個市級鄉村旅游示范點;依托“文物+旅游”,打造南山運動公園、紅色革命文化教育基地、河東池鹽博物館,實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依托“體育+旅游”,形成了環湖徒步、山地騎行、登山節等品牌賽事,為傳統旅游注入新的內涵,不斷豐富和拓展旅游的體驗空間;依托“教育+旅游”,打造研學教育示范基地,讓游客在旅游體驗中增長知識。

地處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中心位置的鹽湖區南城街道西姚村,是“蒲劇泰斗”閻逢春的故里,也是河東地區聞名遐邇的蒲劇之鄉。鹽湖區委、區政府立足文化底蘊和區位優勢,在此建設閻逢春大劇院,把名人故居打造成為傳承和弘揚蒲劇藝術的載體,為蒲劇藝術的發展提供了主體支撐。同時,聯合鹽湖區蒲劇院排練更多的優秀劇目,以常態化演出的形式吸引廣大市民和外地游客欣賞和體驗蒲劇藝術和河東文化,共同品嘗豐盛的文化大餐,推進“白天觀景、晚上看戲”的旅游體驗和文旅融合發展。“閻逢春大劇院產業項目將是鹽湖區又一張亮麗名片,是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的重要補充,是探索鄉村振興模式的試點,是文旅融合、農旅融合的亮點。”鹽湖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衛鵬介紹說。

鹽湖區近年來文旅融合成果豐碩,文旅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全區有4A級旅游景區3家、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2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2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個、省級美麗休閑鄉村1個,被授予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2022年1月至7月,鹽湖區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280萬人次,旅游收入5001.2萬元。

嵐山根·運城印象

提升公共服務,滿足市民美好生活需求

文旅融合,少不了文旅公共服務的加持。

為使文旅公共服務跟上時代步伐、滿足群眾需求,鹽湖區不斷夯實文旅發展基礎,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務體系,提高文旅惠民服務效能。

近年來,鹽湖區健全旅游咨詢服務體系,依托運城北站,打造旅游集散中心,實現了旅游中心城區、旅游動線、旅游景區、中心城區觀光交通、旅游專線公交等咨詢服務全覆蓋。加快智慧旅游建設,依托大數據、云平臺,建設“鹽湖智慧旅游”網絡服務系統,實現“一部手機游鹽湖”智能體驗。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實施南山生態修復,全力打造秀美生態景觀。提升城鄉發展品質。“清拆改種建”五治并舉,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解州、北相、東郭、安邑、三路里5個特色小城鎮建設,打造三大集中連片整治示范區,建設美麗宜居家園。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堅持多元聯動,完成泛舟禪師塔、太平興國寺塔等50余處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工作,打造嘉康杰紀念館、李健吾紀念館、虞舜文化展館,將東郭墓地改造利用“化身”南山運動公園,拓展文物資源的旅游功能,文物保護利用成效初顯。

同時,鹽湖區按照“安、順、誠、特、需、愉”的旅游需求,構建“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服務。打造以解州羊肉泡、北相胡卜、百年老梨湯、福同惠糕點等30余種鹽湖特色美食為代表的旅游飲食品牌;持續推進“旅游廁所革命”,累計新建、改建公共廁所100余座,3A級以上景區的3A級旅游廁所達40%;高標準建成解楊路、虞坂路等專用旅游線路,將九龍山、古鹽道、嵐山根等39處文旅資源有序鏈接,“城景通、景景通”旅游公路網絡體系成效初顯。

一個個公共文化設施建起來,一場場文化活動送到群眾身邊去……鹽湖區大力實施公共服務惠民工程,廣泛開展“我有拿手戲”群眾文藝展演和“送戲下鄉”惠民演出,實現“白天看景、晚上聽戲”;“河東書房”點亮了不滅的城市閱讀之燈,成為新的文化地標,帶動越來越多的市民與書相遇、回歸閱讀、探尋新知……

解州關帝廟

加強宣傳推介,提升鹽湖文旅品牌形象

近年來,鹽湖區全面加強全區旅游形象及旅游品牌推廣,新舊媒體齊發力,節慶、常態“兩手抓”,高水平“引進來”,高質量“走出去”,逐步形成多方聯動的全域旅游營銷體系。新舊媒體相結合。在各級媒體平臺開展品牌宣傳推廣,進行目的地營銷;利用微博、微信、App客戶端、抖音、微電影等多種平臺和手段進行創新性營銷。節慶和常態相結合。以關公文化旅游節、舜帝德孝文化節等節慶活動為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會營銷活動;各景區還依托民俗文化,舉辦消夏惠民、民俗展演、年貨節等常態化主題活動,進一步增強該區知名度和游客吸附力。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精準推介,細分客源市場,與山東曲阜締結友好城市,先后在福建、深圳、上海等地,精準推介鹽湖文旅;組織百余家旅行社走進鹽湖區,推廣鹽湖精品旅游產品和線路,反響大,效果好。

作為即將舉辦的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發展大會的主陣地、主戰場,鹽湖區聚焦宣傳推介,強化氛圍營造。在謀劃系列活動上下功夫。圍繞“文旅融合”主題,先后開展2022年鹽湖區文旅招商暨宣傳推介會等五大活動,為旅發大會“預熱升溫”。在增強宣傳效果上求突破。發揮融媒體中心作用,開辟“旅發鹽湖 精彩有我”專欄,深入挖掘鹽湖文旅“吃、住、行、游、購、娛”特色亮點,原汁原味展現城市發展水平、文化內涵、形象肌理、品位品質,不斷擴大城市影響力。在拓寬宣傳陣地上見實效。線上線下齊發力,構建了集報紙、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七彩鹽湖App、抖音號、視頻號等多平臺于一身的全媒體宣傳矩陣,全方位、多角度推介鹽湖文旅資源,講好鹽湖故事、傳播鹽湖聲音,營造出濃厚的社會氛圍。

全域旅游風頭勁,鹽湖勝景引客來。鹽湖區將以即將舉辦的2022年山西省第八次旅游發展大會為起點,搶抓機遇、砥礪深耕,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全面釋放文旅融合的疊加效應,在打造“知名旅游強市”上彰顯鹽湖作為,努力讓文化“活”起來、旅游“火”起來、形象“靚”起來,奮力書寫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本篇照片由本報記者常奇和鹽湖區融媒體中心提供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