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8-20
如今一些家長們總有一個誤區,覺得去學校、上興趣班才是教育,好像只有給孩子報班才對得起孩子。其實,哪里不是教育呢?面對孩子的教育,父母始終應是第一責任人。家,才是最好的教育園地,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全球10大必看紀錄片”之首的《新人生七年》聚焦了19個家庭的教育方式,雖然孩子的成長軌跡各有特點,但縱觀那些在長大后能自強自立且品味到人生幸福的孩子不難發現:無論父母對孩子期待多大、付出多少,孩子們長大后大部分還是變成了普通人。但父母的愛和溫度,讓孩子們有了幸福的能力,這或許才是教育最大的意義。
樊登曾說:“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線。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比其他條件更重要,你們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未來的決定性因素。”每一個“得心應手”的媽媽,都是隨著孩子成長而逐漸“練就”的。面對孩子,我們不但要有“平常心”,還需要培養“成長力”;少講道理,多嘗試從孩子視角看世界;放下家長的評判心,鼓勵孩子的好奇心。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大多源于父母的認識,父母能做的,不是把孩子培養成“期待”的樣子,而是在看清現實、接納平凡后,為孩子創造有利的成長環境,引導他們在自己的世界中活出精彩。
所有的孩子,都應擁抱幸福的能力,活出屬于自己的獨特人生。請父母謹記:與其羨慕“別人家孩子”,不如先成為“懂教育的家長”。正如書中所說:“我們希望有兩份永久的遺產能夠留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是根,一個是翅膀。”(《中國婦女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