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芮城縣:農業生產托管破解3個“怎么辦”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8-15

本報訊 “沒有第一桶金”怎么辦?“技術人才缺失”怎么辦?“缺乏可持續性”怎么辦?

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芮城縣牢牢把握“村集體經濟組織牽頭開展農業生產托管”這一有力抓手,破解集體經濟發展中“資金、人才、可持續性”欠缺等問題,助力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任何經濟體的發展壯大,都少不了啟動資金的支撐。但在大多數欠發達地區的農村,村集體賬戶里僅有少量的“轉移支付”等上級撥款資金,能夠用來上馬項目、發展產業的“第一桶金”已然成了發展門檻。針對此情況,芮城縣鼓勵村集體牽頭組織開展農業生產托管,通過“社會化服務組織+集體+農戶”的模式,村集體與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業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簽訂合同,負責發動群眾、統計面積、協調矛盾等,將全村零散的土地整合打包交由社會化服務組織全流程托管。村集體在這一過程中通過社會治理能力變現,不需要額外投資任何費用。

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有效勞動力、高學歷人才等外流率也在逐年上升,很多偏遠山村成了名副其實的613899部隊(即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留守老人)。這樣的人員結構,注定村集體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中很難依靠本村技術人才。而“村集體牽頭農業生產托管”的模式,可以通過引進社會化服務組織,利用農業公司中專業的技術人才和先進的機械設備,將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增加土地產出率。

在芮城縣風陵渡鎮王瑤村,村集體與山西云豐格瑞公司合作進行花椒托管。結果顯示,公司派出技術團隊,提供先進噴防設備,根據樹齡、病蟲害等實際情況配置農藥化肥,一畝地農資投入減少了1/3,鮮花椒產出卻增加了整整100公斤。

歷年來,部分村集體經濟發展往往存在“曇花一現”的現象,芮城縣學張鄉為突破這一瓶頸,引導村集體、農戶、農業公司三方按比例獲取收益,充分調動了各方積極性。

首先將全村土地按地力、水利條件等劃分為3類,再對每類地按照歷年收成的平均值劃定基礎產量,每季農作物收獲時再由三方組織專人分類匯總產量并核算分紅,在扣抵農戶保底款、澆水款、農資及作業費用等成本投入后,由村集體與托管主體在核定產量基數的基礎上,按5∶5比例進行第一次分紅。超出產量基數部分,考慮到托管主體的科技及管理投入,由農戶、村集體、托管主體三方按1∶2∶7進行第二次分紅。按照當地糧食收購市場價核算,正常年份每畝地可為集體增收200元。以窟垛村為例,該村集中托管了200畝地,每年僅此一項預計可為集體經濟增加40萬元的收入。

                 (侯逾祖)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