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08-15
運城晚報訊(記者 劉凱華)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話,“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這說的是養殖業存在高風險,所以農民家中的牛羊雞鴨等畜禽一般不能作為抵押資產。近日,新絳縣澤掌鎮小聶村永才養殖場依托“抵押登記+農擔+保險”金融創新模式,成功獲得新絳農商銀行發放的40萬元貸款,進一步創新了我市服務農業金融信貸的新模式。
今年上半年以來,永才養殖場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飼料成本、物流成本、人力成本等大幅增加,造成該養殖場流動資金緊缺,嚴重制約了生產經營發展。了解到該養殖場的金融需求后,新絳農商銀行積極轉變傳統思維,創新農村金融產品服務,結合原有信貸產品,創新推出了“活體”抵押貸款,有效破解了養殖戶融資難題。
其間,新絳農商銀行依托上級行下發的《活體動物抵押貸款管理辦法》,結合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為永才養殖場辦理了抵押登記,并同期申請山西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為該企業進行擔保,不僅為該養殖場辦理了“牛養殖險”產品,還讓貸戶享受到了相關貼息,在降低了養殖場融資成本的同時,成功解決了“活體貸”的風控問題,有效降低了客戶的融資成本。
“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強有力的金融支持,‘活體貸’的成功下放,改變了中小養殖場活體無法抵押、融資難、融資貴的局面。”新絳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還將不斷優化“活體貸”抵押模式,持續深入轄內的澤掌鎮、古交鎮等重點養殖鄉鎮,持續推廣“活體”抵押貸款,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