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唱一曲和諧的自然之歌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8-02

■陳國棟

駐會作家趙光華將他的短篇小說集即將出版的消息告訴我,我非常高興,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集,也是他駐會期間的一項重要成果。對一名作家來說,第一部作品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將會成為他走進文壇的一塊奠基石。有了這樣一塊石頭,他的文學之旅才會邁得更加清晰堅實。

趙光華同志2019年加入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2020年9月經過公開遴選成為駐會作家,同時也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首批駐校作家。

光華有近30年的自然資源系統基層工作經歷,歷任縣局辦公室副主任、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后又下基層鍛煉,在鄉鎮國土所工作了13年。他熱愛文學,工作之余,廣泛閱讀,從經典文學名著中汲取智慧和營養,同時也提筆創作。無論公務多忙,他都沒有放棄自己所熱愛的文學事業,并視其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因為有文學創作的基礎和自信,所以駐會以來,他較好完成分內工作并潛心文學創作,其創作能力和創作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先后在省、市報紙雜志、文學網站發表了20余萬字作品,其中有幾篇在省級文學期刊發表后,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020年3月,該同志還被確定為自然資源系統文學創作“五二五”工程50名領軍人物之一。這是他本人勤奮努力的結果,也是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實施駐會、駐校作家制度,著力培養文學創作骨干的結果。

光華父親也是一名老作家,曾經發表過不少文學作品,小說發表后又被《小說選刊》《中篇小說選刊》選用。光華在父親的影響和熏陶下,從小就喜歡文學。現今,他父親患病在身,擱筆多年,他特別希望光華能接過自己手中的筆,繼續書寫生活。我想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文學傳承吧。

自然資源文化和生態文學,是近年來一個新的文學創作領域,它要求作家要深入農村、廠礦、企業,深入田間地頭一線,聚焦基層人物,觀察動植物生存狀態、傾聽山水的聲音,感受花草樹木的呼吸,寫人與自然的關系。

光華這本中短篇小說集,起名為《林中鹿鳴》就是引導讀者去關注地球這顆美麗星球的陽光、空氣和森林。大家可以去想象一下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可愛的梅花鹿和一只鳥兒陪著他的主人去巡山,看護樹林的場景。這是本書收錄的一部中篇小說的名字。這篇小說,講述了一名護林員和他的愛情故事。他原是村委會主任,為了致富帶領村民砍光了山上的大樹,結果遭到大自然無情報復,一夜之間,洪水淹沒了村莊,也帶走了他溫柔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他幡然悔悟,就住進了剛剛長成的幼林,成為一名護林員,每天帶著鋼叉,聽著鹿脖上的鈴鐺聲和金絲雀歡快的啁啾,去制止破壞森林的人。他像看護孩子一樣守護著這片森林,他在森林里遇到一個同樣苦命的女人,他們相依為命,繼而產生愛情的火花。一場大火正熊熊燃起,并一步一步吞噬著森林,職責所在,他義無反顧地沖進火海。火被及時趕來的消防隊員撲滅了,他的伴兒金絲雀被烤熟了,鹿兒鈴鐺也被人射殺了,他們一起去了另一個世界,只有苦命的女人在森林里尋找她曾經的家……

光華的語言敘事能力較強,小說脈絡清晰,主題鮮明,寫得感人。他通過這個故事,揭示了森林對人類的重要性,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為人類服務,可是人類卻無視他們的存在,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貴,這是該篇小說要傳遞給讀者的信息。

光華有多年的基層工作閱歷,他熟悉農村和鄉親們的生活,他的作品通過巧妙的構思,多重視角、多維度反映天地間人與自然的故事。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他的小說《愛是你我》。該小說敘述了一個年輕人,遭遇了家庭變故,經歷了人生的悲歡離合,但他堅守初心、癡心不改,仍然扎根基層,把自己蹲點村的精準幫扶工作搞得有聲有色。但是他剛直不阿的性格和個別基層干部的利己主義、形式主義發生沖突。故事所反映的問題是客觀存在的,作者無意揭露或者鞭撻,意在提醒我們正視這些問題的存在并加以改正,使我們的各項工作不偏離正確的軌道。小說主人公、扶貧干部薛華用生命捍衛了他做人的尊嚴,一場車禍奪去了他的生命,但是黃河岸邊的貧困戶永遠記住了他,他化作天空一片潔白的云朵,和他日夜惦記的村民同在。這個短篇構思巧妙,矛盾不斷沖突、升級,結尾讓人淚目。該篇小說語言樸實,描寫生動,故事接地氣,是較好的農村題材小說。

紅色題材小說《賣針的男人》,這個題目一看就吸引人的眼球,男人怎么會去賣針?這篇小說成功塑造了一個共產黨地下情報員“斜眼老馬”的形象,他以賣針為掩護,從事情報工作,直到解放后他當了人民政府縣長,群眾才明白原來如此。該小說動作描寫細膩逼真,情節跌宕起伏,尤其是“斜眼老馬”在警察局表演他的拿手絕活“耍針”,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該篇小說只有六千多字,短小精悍,結構緊湊。可見一個短篇小說,有一個亮點足矣。

小說《敲門的人》通過動作、外表、心理等多種描寫方法和表現手法把一個夕陽老人晚年的寂寞、無聊和對愛情的追求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在等待能敲開他心門的人,然而每次敲門進來的人都讓他失望,小說開篇就渲染了一個寡居老人孤獨與悲涼的生活環境,通過對往事的回憶展現了一個曾經高傲的知識分子形象。這篇小說主題戳中現實,令人深思。人都會老去,希望子女們能關心老人的精神生活,而不只是吃喝穿戴,也希望全社會都能包容老年人,從人性的角度去關愛他們,讓他們優雅地老去。

這本集子收錄了光華同志近年來創作的16個中短篇小說,不能說篇篇都是精品。他的小說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的,比如語言駕馭能力還不夠強,有些敘述過于格式化,小說的切入點不夠準確,在表現手法上略顯單一,反映主題思想過于直白,小說整體美感有待增強,希望光華在以后的小說創作中注意這幾個方面的問題。

(作者系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主席)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