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7-27
記者 張君蓉
河津市城區公安小區1號樓與西花園小區4號樓之間僅有一墻之隔。這兩天,西花園小區4號樓的加固工程需要在公安小區1號樓附近施工,公安小區1號樓住戶以影響出行為由不同意在樓宇附近施工。7月26日下午,記者在河津市公安局城區中心派出所見到柴建華時,他正在調解這起矛盾糾紛。
柴建華是河津市公安局城區中心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從警26年,25年在基層派出所工作。提起轄區的人和事,他脫口而出、如數家珍,對城區所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飽含深情。因為處理各類警情得心應手,再加上他心細如發、法律知識豐富,能夠巧妙、誠心為群眾破解疑難雜癥,柴建華在轄區群眾中聲望很高,城區中心派出所就以他的名字成立了品牌調解室。
調解工作是個耐心活也是個技術活。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柴建華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了高效有序的“444”調解工作法,即:查清起因點,尋找共同點,找準切入點,化解疑難點等四要點;創設氛圍、穩定情緒,旁敲側擊、增進溝通,啟發引導、建立互信,依法說理、化解矛盾等四技能;比之以心、換位思考,動之以情、互相諒解,曉之以理、辨明是非,明之以法、把握原則等四方法,配合治安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等三調聯動功能,最大限度緩和矛盾,化解積怨,解決問題,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一傳十、十傳百,建華調解工作室的名聲隨著一個個復雜疑難的矛盾糾紛成功化解傳揚了出去,附近群眾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情都找柴建華幫忙。柴建華樂在其中,他說別看調解的是糾紛,但調順的是民心,調穩的是黨的執政根基。
今年3月,有城區中心派出所“活字典”美譽的柴建華再次下沉,帶著一名輔警和新聘任的警務助理到城區中心派出所新建立的城北警務區工作。“警務助理就是城北村村民,我一個星期至少有3天在村里。城北警務區和城北村‘兩委’同址辦公,就是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來到城北警務區,柴建華發揮特長,與管轄區域府西、麟島、蓮池3個社區和城北村的網格長、網格員緊密聯系,積極推進“警網融合”,在警務區設立建華流動調解室,和他的團隊一起繼續踐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楓橋經驗。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