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07-15
□ 記者 景斌

鹽池有新“顏值”
進入7月,一個又一個好消息傳來:
鐘樓“拔地而起”,“晨鐘暮鼓”又成現實;
蚩尤部落文化館建成,再現了蚩尤部落的萬千氣象和涿鹿之戰的空前盛況;
池鹽文化博覽園推出有獎征聯活動,凡是鹽文化愛好者均可參加;
河東歷史文化展示中心雛形初具;
……

鄉遇·劉范民宿藝術村
如果細想一下,你會發現這些厚重的、歷史的、人文的景觀都是環繞著千年鹽池的。如果再串聯起鑲嵌在鹽池的其他“明珠”:盬街、鄉遇·劉范民宿藝術村、嵐山根·運城印象景區、南山生態體育公園、中國楹聯大廈及鼓樓等,這些或是休閑娛樂好去處,或是人文景觀新地標,讓更多的河東人感到:這座因鹽而名的城市變得越來越美好。
經常前往嵐山根·運城印象景區的人,對橫穿南城、東郭等地的伯樂大道一點都不陌生。那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路,位于鹽池南邊,從東郭方向駛入,一路西行,不多久就能看到新建成的蚩尤部落文化館。

蚩尤部落文化館內景
“雄踞條山,兵主筑城,千古圖騰華夏祖;美融鹺海,鹽田悅目,一園錦繡后昆情。”從文化館入口處的對聯,可以看出蚩尤在華夏民族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進入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尊威猛霸氣的蚩尤雕像。移步館內,兩處設計精美的場景圖,再現了遠古時代的華夏故事。一處場景是蚩尤部落,一處場景是涿鹿之戰,腦洞大開的設計者,運用特別的造型、幽暗的燈光,把人們帶回了那個充滿神奇的遠古時期。
通過館內陳列的實物和文字記載,人們將對蚩尤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該館于農歷六月初六(7月4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時光,在遠古與現代之間穿越著。緊鄰蚩尤部落文化館的就是鄉遇·劉范民宿藝術村。雖然酷暑難耐,但在這里看到的仍是一片火熱的建設場景。
置身其中,人們會對民宿有一個全新的認知。目前,有好幾家裝修考究的民宿已經開門迎客,可定制親子、生日、相親、聚會等各種主題活動。

南山生態體育公園一角
拐入跨湖大道,在鳳凰谷山腳下,就是南山生態體育公園。每到周末,來這里游玩的人不計其數。有令孩子們流連忘返的無動力游樂場,也有讓大人放松的高爾夫運動,看著不遠處的中條山,吹著夏日的涼風,每個人都獲得了短暫的放松。

伯樂大道旁的健身步道
沿著跨湖大道,向北前行,壯觀的鹽池美景令人向往。特別是眼下正值暑期,部分鹽池呈現出五顏六色的奇特美景,好似打翻的調色盤。而且,一到傍晚,鹽池觀景臺上就人潮涌動,人們在此避暑納涼的同時,也想象著千古鹽池的滄桑巨變。
站在跨湖大道最北端,左手一指就是池鹽文化博覽園,右手一指就是中國楹聯大廈。把兩者聯系起來的,就是一副副對聯。
池鹽文化博覽園由新建的河東池鹽博物館、池神廟等組成。7月初,鹽湖區發出公告,面向社會為池鹽文化博覽園有獎征聯。
落戶運城的中國楹聯大廈就是河東楹聯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好見證。“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一副副寓意深刻的對聯,充分彰顯了河東池鹽古老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精神氣質。
值得一提的是,河東池鹽博物館西側的河東歷史文化展示中心正在加緊建設。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成為展示河東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

氣勢雄偉的鐘樓
再往北走,就是鐘樓和鼓樓。新落成的鐘樓位于盬街中央、同鼓樓東西相望。曾經的“晨鐘暮鼓”,在新時代繼續敲響。
不用遠行,家門口也有詩和遠方。僅是這環鹽池一帶的景致,就值得帶著孩子走一趟。
說走就走,讓孩子們徜徉在底蘊深厚的池鹽文化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
當然,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到解州關帝廟、常平關帝家廟轉轉。眼看就到關帝誕辰了(農歷六月二十四),屆時關帝廟景區將舉辦“慶關帝誕辰 祈國泰民安”紀念關帝誕辰1862周年大型祭拜活動。
攝影 記者 茹雅 景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