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鉤沉>

盛夏之時,古人穿衣講究“冰絲裀”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6-29

□徐愛清


盛夏之時,古代富貴人家在衣著方面比較講究。周朝的時候,人們利用植物作為材料,織成葛布,用葛布制作的衣服不僅輕薄,穿著也舒服。后來衣服的材料漸漸增多,絲織物倍受追捧。有一種叫“冰絲裀”的織物價值不菲。唐代《樂府雜錄》記載,一名長安富家子酷好聲樂,后來家道中落,唯留有一件舊的冰絲裀。有波斯人見到,驚訝地說:“何處得此至寶?此是冰蠶絲所織,暑月置于座,滿室清涼。”于是,該波斯商人重金購買了這件冰絲裀。據說冰絲裀的原材料是冰蠶絲,清代詩人李應莘有“冰蠶吐絲絲不絕,軒妃碎織西陵雪”之句。

夏天使用竹子制成的涼塌、涼席,是比較通行的避暑方法,古今都是一樣的。在古代,用湘竹制成的涼榻和涼席倍受青睞。宋代陸游詩曰:“堂中無長物,獨置湘竹床。”明代顧璘也有詩曰:“葵扇桃笙湘竹床,捲簾高臥汗如漿。”湘竹即湘妃竹,故宮中還收藏有以湘妃竹為原材料的靠背椅。古代還有一種用豬毛做成的壬癸席,避暑效果上佳。《河東備錄》云:“取豬毛刷凈,命工織以為席,滑而且涼,號曰壬癸席。”

在沒有空調和電扇之前,扇子是人們避暑的必需品。文人風雅,所用扇面喜歡附上字畫,但從功用來說,芭蕉扇或曰葵扇,才是最實用的。宋代王質的《蒲葵扇》曰:“輕蒲獵獵野風秋,吹上蟾宮白玉樓。想見東山紅粉里,超然惟有此風流。”

古代還有用水流帶動的風扇。宋代詩人劉子翚的《夏日吟》寫道:“君不見長安公侯家,六月不如暑。扇車起長風,冰檻瀝寒雨。”清朝的“水木明瑟”殿就有扇車的明確記載。能工巧匠們在圓明園的“水木明瑟”殿制造了一種像水車一樣的風扇,稱為“水激扇車”,借用水能推動一個輪子的扇葉,給室內扇風,這就是機械風扇了。

從國家圖書館舊藏《水木明瑟內裝修圖》可知,殿內西次間設寶座,東次間下邊有水渠,室內為風扇。使用“扇車”的只是個別權貴,在古代沒有普及意義。

 (《北京晚報》)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