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農民得利 集體增收

——新絳縣萬安村三種模式疊加壯大村集體經濟掃描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6-28

李玉婷

“今年年底,全村集體經濟收入將超過50萬元。”近日,說起村集體增收情況,新絳縣萬安鎮萬安村黨支部書記王豐太信心十足。

近年來,萬安村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的重中之重,堅持黨建引領、統籌謀劃、因地制宜、整合資源,積極探索集體經濟增收新模式,不斷強化村集體“造血”能力,讓村民得利、集體增收。

農業托管

省心省力促增收

眼下,小麥收割期剛過。與往年不同,今年,萬安村村民李海生將自家的6畝小麥,以托管方式全部委托給村委會,由村委會統一組織收割。“現在真省心,不用自己收麥子了,還能增加收入。”李海生說。

萬安村按照“黨組織引領帶動、試點示范推動、社會化組織拉動”“三合一”工作框架和“村集體+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戶”的托管模式,在村黨支部的引領監督下,一手牽社會化服務組織,一手牽農戶,讓“小農戶”放心銜接“大服務”,通過接受農戶委托,以集體規模化作業任務對接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戶“耕、種、防、收”各環節畝均成本降低、節本增收,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規模作業增加效益,村集體在托管作業6個環節中通過收取服務費實現增收,達到“三方共贏”。

在萬安村,像李海生一樣將麥地交由村委會集中托管的村民不在少數。目前,該村及周邊已有1000多戶村民與村委會簽訂了土地托管合同,3000余畝麥地由村委會統一與社會化服務組織簽訂托管協議進行收割服務。據介紹,農業托管服務包括小麥、玉米的“耕、種、防、收”各個環節,每畝可收取服務費25元,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8萬余元。

建設市場

盤活商貿助增收

圍繞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萬安村轉變思維“挖潛力”,通過“三資”盤活提質經營增收,建成農貿綜合市場,壯大村集體收入。

萬安村是萬安鎮政府所在地,人流量多,交易需求大。過去,集市交易主要在村里的“馬路市場”進行,存在占道經營、以路為市、交通堵塞等問題,因此,建設大型集貿市場尤為重要。2020年,萬安村多方籌資800萬余元建設農貿市場,并于今年年初投入使用。該市場內有門面房15間,攤位100個。每到逢集日,攤位前人流如織,各種蔬菜、水果、肉類、服裝、日用品等貨物一應俱全,熱鬧非凡。

農貿市場的建成,極大提升了人居環境,引導了農村消費,搞活了農村商貿流通。同時,萬安村委會通過租賃門店、攤位,收取管理服務費等,每年可增收10萬元左右。

因地制宜

延鏈服務促增收

萬安鎮素有“萬安油桃甲天下”的美稱,萬安村更是以油桃種植銷售為主導產業,目前全村種植大田油桃和大棚油桃的農戶占到70%。

村里因地制宜,依托油桃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探索“依托主導產業延鏈服務增收模式”,在壯大油桃產業的同時增加村集體收入。

該村規劃新建占地80余畝、總投資約9700萬元的萬安村冷鏈果蔬物流園,集冷庫、商品展示、交易、業務洽談、果蔬交易等于一體。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立項工作,計劃于今年年底投入建設。

“物流園建成后,一方面,可以規范全鎮油桃銷售市場,穩定油桃價格,保障桃農收入,帶動本地勞動力就業;另一方面,通過門店租賃、收取攤位費和管理費、冷庫儲存、餐飲、住宿等,將為村集體增收約200萬元。”王豐太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