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鉤沉>

古代的詠荷詩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6-21

□蔡相龍

說到詠荷詩,古老的歌謠賦予荷花清新質樸,帶著幾縷濕漉漉的水氣。“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這首漢樂府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如今總出現在朗朗的童聲里,接下來說魚兒在清澈的荷塘中,東西南北,搖頭擺尾,簡單明快的文字背后,表達了人們對豐足生活的歡愉,那是大自然最寶貴的饋贈。作為“詞中老杜”的周邦彥,煉字極其精微,他說“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閉上眼睛,風吹水荷之狀立即浮現,形色聲魂兼備,透著荷花與荷葉的清俊之氣,可謂“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荷花不同于梅花屬文人之花,亦不同于牡丹屬富貴之花,荷花是與大眾、與勞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李白用他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秀筆,繪出江南風光無限,“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采蓮簡直是最美的勞動之一,經李白這么寥寥幾筆的描繪,采蓮女不似仙子而勝似仙子,一副明艷、活潑、大方的采蓮女形象與繁茂搖曳的荷花交相輝映。李白的老朋友王昌齡號稱“七絕圣手”,他寫的《采蓮曲》更為有名,“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在接天蓮葉的荷花池中,傳來悠揚清歌,花籠歌聲中,人藏荷花里,恰似一部微電影,鏡頭切換,美不勝收。

愛情是人類一個永恒的主題,也自然是詩詞一個永恒的主題。在漢語中,蓮暗通“憐”,乃有楚楚動人的心愛之意。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描寫了一位少女從初春到深秋,從現實到夢境的相思之情,“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如此心不在焉,只因郎在西州,所以觸景生情,惆悵不已,“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如此感懷幽深令讀者也動容。白居易筆下的采蓮女,則不必受相思之苦,“菱葉縈波荷飐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中國紀檢監察報》)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