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06-17
□洋中魚

永州地改市時,原來的縣級永州市改名芝山區,俗稱芝城。很多人對此不理解,問為什么要叫芝山呢?
其實,叫芝山,并非空穴來風,它也是有來源的。據古籍記載:芝城最早誕生于宋代。因為一次祥瑞,便就有了這個名字。
話說咸淳三年,在永州城東的試院里,人們突然發現一種散發出濃郁香味的白色芝草,這是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讀書人都知道很多典故,有人說:這就是玉芝,《文選·張衡<思玄賦>》稱:“聘王母于銀臺兮,羞玉芝以療饑。”大詩人蘇軾《再游徑山》詩有句:“共愛絲杉翠絲亂,誰見玉芝紅玉琢?”還有人說:早在中唐時期,劉禹錫就把玉芝比作難得的人才了,他的《哭呂衡州》詩說:“一夜霜風凋玉芝,蒼生望絕士林悲。”學子們議論紛紛,老師獲悉,便稟報知府。按照規定,各地出現反常的祥瑞和災害,必須層層上報到朝廷,永州府當然要認真照辦。第二年,本地一個名叫胡躍龍的學子,參加考試時以《禮經》奪得南部諸省第一名,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榮譽,因此,大家就把零陵城叫做芝城。因試院在東山東麓,所以也稱芝山。此后,零陵城便有“芝城”之稱。洪武《永州府志》卷十一稱:玉芝,宋咸淳中產于城東試院。次年戊辰,郡人胡躍龍以《禮經》魁南省,后因名郡為芝城。
天下八景始于瀟湘,宋迪首創《瀟湘八景圖》,開八景之先河。其實,我們還可以追溯到柳宗元筆下的八愚,那愚溪、愚丘、愚泉、愚溝、愚池、愚堂、愚亭、愚島八個景點,不就是“愚溪八景”嗎?
或許,柳宗元才是天下八景的鼻祖。
“芝城八景”不知始于何時,但肯定比現在的“永州八景”要早。“永州八景”產生于清代,而“芝城八景”最遲應該在明代就有了。明弘治《永州府志》和隆慶《永州府志》均有“芝城八景”相關記載,它們是:天梯曉日、萬石亭高、湘水拖藍、崳峰疊翠、澹巖秋月、愚島晴云、懷素墨池、紫巖仙井。
天梯曉日:位于東山,東山為郡城最高處,日出乃為勝景,因山勢陡峭,上山石階如同天梯,故名。柳宗元謫永,初住龍興寺,常到東山法華寺游覽,寫有詩文。
萬石亭高:位于府衙后面萬石山,此處群石插天,可俯瞰瀟水。萬石亭為永州刺史崔能開掘修建,柳宗元作《永州崔中丞萬石亭記》。
湘水拖藍:位于瀟湘二水交匯處,水雖深,但可見底,倒映藍天白云,十分美麗。柳宗元寫有《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
崳峰疊翠:位于城南二十里的崳峰,山形尖秀,與眾不同,且林木蒼翠,瀕臨瀟水。
澹巖秋月:位于城南二十五里,盤伏兩江之間,中有巖竇,可容萬夫,月輝注入,如詩如畫。古有澹姓人士隱居于此,故名。
愚島晴云:位于愚溪,柳宗元貶永后期,遷居冉溪,并改名愚溪,他構筑“八愚”勝景,寫有《八愚詩》《愚溪詩序》等,“甘終為永州民”。
懷素墨池:位于東山東麓綠天庵左側,傳為草圣懷素幼時練書法的洗硯池。
紫巖仙井:位于文昌宮前,因南宋宰相張浚謫居于此,掘井與民,其號紫巖,故名。
仔細對比,我們不難發現,“芝城八景”中有四景與柳宗元有關聯,而延續到“永州八景”的只有“湘水拖藍”(萍洲春漲)、“澹巖秋月”兩景。
明正統年間,永州來了一位知府叫戴浩,浙江鄞縣人,字彥廣,號默庵。他是永樂十八年舉人,不但詩寫得不錯,而且善畫花卉,尤工墨梅。戴浩初判東昌,遷雷州守。他在雷州任上,曾筑堤以改良鹽堿地,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舉措,實實在在造福于當地百姓。因有文人情懷,來到永州之后,戴浩除了抓好各項工作,還特別重視文化。永州有懷素、元結、柳宗元、張浚等人留下的行蹤,這讓他欣喜不已。經過一番調研,戴浩決定打造一個形象工程——“芝城八景”,并在《芝城八景并引》一文中發出如下感慨:
芝城八景,考之郡志,歷代名賢如元、柳諸公亦未有題品者,豈當時八景之名尚未顯耶?抑群公賦詠偶未及耶?是皆未可知也。夫山川之景在處有焉,不有以指狀之,則無以表其名,孰知其為景?不有以發揮之,則無以顯厥奇,孰知其為美?今郡中之景如愚溪、西山、淡巖、磨崖等,類前輩皆有題詠。惟此八景未備,是使山靈懷慚,林壑聳誚,亦吾官是郡者之所恥也。是以不揣固陋,僭為數韻,序以引之,庶幾雄辭雅制發于形容,遺珠拾璐,亦得聯絡而前也。
據說,他還為每一景寫了一首詩,但《府志》收錄的只有《萬石亭高》《湘水拖藍》《崳峰疊翠》《澹巖秋月》《懷素墨池》《紫巖仙井》六首,缺“天梯曉日”“愚島晴云”吟詠。
隨著歲月變遷和當今城市的開發建設,“芝城八景”完整延續至今的只有“湘水拖藍”“崳峰疊翠”“澹巖秋月”“紫巖仙井”四處,“天梯曉日”和“懷素墨池”已被改建成新的面貌,“愚島晴云”和“萬石亭高”則不復存在了。
(《永州日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