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6-16
趙鼎(公元1085年~公元1147年),字元鎮,解州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禮元鎮阜底村)人。崇寧五年,趙鼎中進士第,隨后出任河南府洛陽縣令、開封士曹等職。初登仕途,即露鋒芒,敢于直言朝政。金兵當初攻占太原之時,朝廷議論要割讓土地,趙鼎說:“祖宗之地,不可以與人,這還用議嗎?”言詞極為慷慨。
忠貞氣節千古傳誦

靖康事變,趙構被擁立為帝,另立南宋政權,改年號建炎,是為宋高宗。趙鼎被任命為戶部員外郎。
金國聽說趙構稱帝,揮師南下,要把南宋消滅在萌芽之中時,趙構征求群臣意見,趙鼎上奏都被采納,遂擢為右司諫,又遷殿中侍御史。
御史中丞范宗尹諫阻說,以前沒有過自司諫而提拔為殿中侍御史的先例。

趙構說:“趙鼎作為言官,既稱職又盡職,他提出的四十條建議,采用施行的已然達到三十六條。”建忠言、當高參如趙鼎者,又有什么不可破例的呢?不久,升任趙鼎為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趙鼎雖是文臣出身,但在戰火中成長起來的他,也頗知軍事,每陳用兵大計。襄陽失陷后急須收復,趙鼎極力薦舉岳飛,岳飛出師果然收復了襄陽。
趙鼎深得趙構信任,兩度出任宰相,諸事措置得力,趙構感嘆道:“趙鼎真宰相,天使佐朕中興,可謂宗社之幸也?!比欢?,朝中的忠奸斗爭、權力角逐,從來都很殘酷。善于投機鉆營的奸臣秦檜,與趙鼎并相,趙構在秦柃的唆使下,選擇了投降金國、屈辱偏安的國策。而趙鼎堅持抗金,反對議和,與秦檜不合,逐步遭到排斥。趙鼎被罷去相位,出為知紹興府。從此,秦檜獨相,南宋朝廷完全被他操縱。
南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曾載一事,說不主和議的趙鼎罷知紹興府,臨行之際,秦檜假惺惺在渡口小亭設宴為他餞行,然而,趙鼎并沒打算領他的情,打個拱手就要登船。秦檜忙說:“我已請示皇上為君餞行,何不稍作停留呢?”趙鼎冷冷地答道:“主張不同,何留之有?”隨即上船,揚帆而去。
秦檜將其視為眼中釘,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自紹興八年,趙鼎先后貶謫紹興、泉州、潮州,輾轉多處,最后貶至極荒涼的海南島吉陽軍。他在貶去吉陽軍的謝辭中寫道:“白首何歸,悵余生之無幾;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體現了他的忠貞氣節。秦檜觀后,惡恨恨地說:“此老倔強猶昔!”
趙鼎去到邊遠的荒島上,不愿牽連親友,中斷了一切聯系。門人故吏更是害怕惹火燒身,皆不敢過問,只有廣西經略使張宗元出于敬仰與同情,不時派人渡海,饋贈米食以接濟。秦檜聽說后,立馬將張宗元調離廣西。趙鼎在極端艱難困苦的情況下,請人轉告兒子趙汾說:“秦檜必欲殺我。我死了,你們則無后患,我若遲死,必將禍及全家。”死前,趙鼎自書銘旌(豎在靈柩前的旗幡)曰:“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
紹興十七年,趙鼎63歲,在吉陽軍貶所,含忿絕食而死。
南宋遭秦檜迫害的忠烈人士中,最著名的武將是岳飛,最著名的文臣是趙鼎。岳飛之死,世人皆知是一個“莫須有”罪名的冤案。趙鼎雖然沒有投入監獄,荒邊絕域實際上也等同監獄,他的罪名當然也是“莫須有”。趙鼎的冤案和岳飛一樣得到了昭雪,他們的忠貞氣節千古傳誦,永遠受到人民的敬仰。
家教嚴格力倡廉勤
趙鼎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早期教育,反對溺愛孩子,家教十分嚴格。
“廉”“勤”最為趙鼎所重視,他強調“凡在仕宦,以廉勤為本,人之才性,各有長短,固難勉強,唯廉勤二字,人人可至”,訓導子孫廉潔從業、勤儉守業,規劃生計。
趙鼎強調養德修身,并把戒除惡習放在首位,強調“子孫所為不肖,敗壞家風,仰主家者集諸位子弟堂前訓飭,俾其改過,甚者影堂前庭訓,再犯再庭訓”。告誡子孫千萬不要沾染賭博、酗酒、游手好閑、搬弄是非等不良習性,并要求知錯能改。
趙鼎一再叮囑家人要謙恭、寬厚,認為廉勤是對己的準則,和順是待人接物的準則,“與人和則可以安身,可以遠害矣”。
趙鼎一生忠貞愛國,他認為“忠”是為官者最重要的品質,并教育子孫后代若為官則忠于職守,敬畏崗位;要忠于朝廷,報效國家;要忠于祖訓,承繼宗功祖德;不要追名逐利、錙銖必較。
正身率下治家嚴謹
趙鼎十分重視家風建設,為了能讓子孫后代遵守家規家風,他專門訂立《家訓筆錄》,教育子孫恪守道德,增長學識,正心修身,“子孫世守之,不得有違”。
《家訓筆錄》強調嚴謹治家,條款具體,如家庭成員口糧分配,“五歲以上,給三分之一;十歲以上,給半;十五歲以上,全給”。還指出家長要持心公平,子女婚嫁資送要有統一的定數。這些規定便于操作,減少了矛盾,保證了家人之間的和睦。
司馬光在《家范》中對子孫輩的首要要求是孝。趙鼎在《家訓筆錄》第一條就提出“司馬溫公《家范》,可各錄一本,時時一覽,足以為法,不待吾一一言之”,要求子孫以孝悌為先。
趙鼎在《家訓筆錄》中指出“唯是主家者持心公平,無一毫欺隱,乃可率下。不可以久遠不慎,致壞家風”,強調家長要以身作則、正身率下、憎愛不偏。
《家訓筆錄》強調,“古今遺法,子弟固有成書,其詳不可概舉,唯是節儉一事,最為美行。司馬溫公《訓儉文》,人寫一本,以為永遠之法”,希望儉樸的優良傳統代代相傳。
在趙鼎的嚴格規范和教育下,趙氏后裔無不以家規家訓為立身做人之本,形成了忠孝、廉勤、清白的好家風。
(本報綜合)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