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6-13
“這次換屆,我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就想著怎么能對全村家底進行一次全面清查,給全體村民一本‘明白賬’,
張儼利
通過這次‘清化收’,把村里的合同、債務、資產、資源都弄明白了,我們村兩委干部也可以輕松上陣,大展拳腳了……”絳縣南永青村黨支部書記曹小明高興地說。
絳縣組織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化收”工作以來,該村立即動員部署、排查摸底、迅速整改,做到了問題合同清零、債務化解清零,一舉甩掉了“問題村”帽子。南永青村的今昔對比,折射出絳縣推進“清化收”工作、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賦能鄉村振興的顯著成效。
堅持黨建引領,扛起主體責任
“都說‘清化收’問題癥結在基層,化解之策也在基層,但是全縣10個鄉鎮、133個行政村這么大面積推進,考慮到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信訪維穩,說實話當時我們壓力也很大。”絳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飛介紹說,“但是,如果問題合同不清理、村級債務不化解、新增資源登記不清,都會成為制約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攔路虎’‘絆腳石’。如果不借助產權制度改革的‘東風’強力推進,以后抓起來將難上加難。”為此,絳縣縣委下定決心、態度堅決,一場滾石爬坡的攻堅戰就此打響。
該縣制定下發《絳縣農村集體資產“清化收”專項工作方案》,成立了“清化收”工作領導小組,縣委書記親自擔任工作小組組長;推動各鄉鎮分別成立黨委書記、鄉鎮長為雙組長的“清化收”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召開全縣“清化收”工作現場推進會議,成立五個督導組,深入基層督導檢查推進工作落實;把“清化收”專項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對全縣10個鄉鎮工作進展情況,采取每月一排名、每月一通報,跟蹤督辦問效。
縣委書記解芳先后主持召開啟動會、推進會、領導小組會,真抓真管、嚴抓嚴管。縣組織、紀委監委、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同向發力,縣財政撥付專項資金10萬元,一鼓作氣,一抓到底。全縣10個鄉鎮黨政主要領導、133個村支部書記提鍋上灶、親自上手。多層協作有效保證了“清化收”專項工作順利推進。
堅持宣傳培訓,提高實戰能力
針對農村集體資產“清化收”專項工作政策性、專業性、程序性強,歷史悠久、覆蓋面廣、工作量大、操作難度大等特點,絳縣持續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為“清化收”專項工作提供輿論支撐和人才支持。
一是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通過“美麗絳縣”“絳縣融媒”“絳山紅”等公眾號線上宣傳,及時發布政策措施,公布工作電話;利用黑板報、廣播喇叭、標語、橫幅、海報、宣傳車等形式,加大宣傳動員力度。“線上線下”齊發力,持續開展宣傳引導,切實做到“清化收”工作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營造濃厚氛圍。同時,各村設置舉報箱,公布舉報電話,方便群眾提出意見,反映問題,充分保障居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二是注重培訓,提升能力。該縣采取“線上+線下,實踐+反饋”的模式,實現了培訓范圍全覆蓋,培訓效果有保證。縣農經中心對鄉鎮、村實際操作中的存在的困難與問題進行歸納分類,對共性問題提出統一處理意見和政策依據,對疑難復雜問題集中分析研判。
堅持動真碰硬,聚焦主要矛盾
“清化收”不僅僅涉及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情況錯綜復雜。絳縣縣委要求由縣、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包村,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參與,逐村分析情況,堅持依法依規、因情施策;堅持一村一策、集中攻堅。
全面規范合同。堅持逐村排查、逐件過篩,開展“地毯式”排查認定,針對資源發包問題合同,實行合同認定組、司法保障組梯次推進,摸清底數、全面清查。全縣共認定問題合同1265份,對摸排的問題合同建立問題清單,厘清問題類型、提出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和責任人,實行銷號管理。
有力化解債務。對村級每一筆債務的詳細情況進行分析研判,對債務發生時間、形成過程、形成原因、債務分類,依據化解辦法、意見建議等,制定出翔實的整改方案。對非實質性債務,應付款、專項應付款、應付暫收款、預收款等非實質性農村債務,逐項逐筆登記,剝離核減。對實質性債務,道路建設、文化體育衛生設施建設、飲水排污等人居環境建設、農田水利和電力設施建設、辦公場所建設、義務教育建設、辦公經費、干部報酬等制定還款計劃,逐步化解。截至目前,全縣已化解債務1150.4萬元,許多村集體甩掉了“歷史包袱”,“由負轉正”、輕裝上陣。
培育經濟增長。一是依規制定資源發包方案,民主確定收費標準,全面開展新增資源收費。截至目前,全縣新增耕地資源443.87畝,增強了村級集體積累。二是創新經營模式。如柳莊村黨支部打造以紅色旅游為核心、傳統文化為依托、自然資源為底色,吃住游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綜合體。因地制宜打造3000畝連翹產業園區,行間套種谷子等農作物,今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將突破150萬元。上高池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緊緊圍繞古絳鎮的小麥、玉米、中藥材等重要農產品和特色產業生產,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種植的小麥畝產均達300公斤,玉米畝產均達800公斤,達到了高產、穩收。三是發展特色農業。西灌底村黨支部2020年領辦絳縣農盛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采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流轉土地1000畝建設櫻桃園區,建設溫室大棚19棟,除村民分紅外,村集體年收益30萬余元,主要用于改善村容村貌,美化提升人居環境,舉辦“九九重陽節”等文化文藝活動等。扎實的“清化收”工作實現了收入增長、產業富民、鄉村振興的多方共贏,為長遠發展攢厚了家底、增添了后勁。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