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改”出來幸福新生活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6-02

“改”出來幸福新生活

——垣曲縣南城社區老舊小區改造走筆

本報記者 韓維元

5月9日早上8時,垣曲縣南城社區的17名網格員準時到達社區的網格工作室“打卡”,領取一天的工作任務,然后分赴各個網格,開始一天的工作。下午下班前,17名網格員再次回到網格工作室,對一天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匯報總結。

2019年以來,垣曲縣南城社區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積極探索構建“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架構,形成了社區網格管理新模式,做到了黨組織離群眾最近、懂群眾最多、幫群眾最快。

依托網格黨支部

發揮黨建政治引領作用

“打好疫情防控戰,小區成立5個組,黨員帶頭沖在前,樓長個個是骨干;管控組,鐵門栓,嚴把入口頭一關,24小時把崗站,控制疫情不進院;摸排組,不怕煩,各家各戶建檔案……”

5月9日,一場小雨后,垣曲縣南城社區民發小區里綠樹紅墻,花兒吐蕊,居民們圍坐在長椅上,聽著社區小喇叭里的溫馨提示。

民發小區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有6棟單元樓200多家住戶,80%來自黃河小浪底水庫搬遷移民。改造前,由于小區沒有物業、缺乏管理,逐漸形成了亂搭亂建、到處占地種菜、停車沒有車位、進出無人管理等亂象。

2017年,南城社區啟動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拆除了亂搭亂建的臨時房,清除了各類小菜園,完成小區主道及樓前樓后共計1萬平方米的硬化,對樓體立面和樓頂防水進行了重新改造裝修,安裝了路燈,栽上了樹木,徹底把一個“臟亂差”的老舊小區改造成了一座“潔凈美”的幸福新家園。

有了高顏值,還要有好的管理機制。2019年,在社區黨委的組織下,民發小區成立了由28名退休老黨員和53名在職黨員組成的網格黨支部。“我們這個小區改造后依舊沒有聘請物業,而是通過業主委員會‘自治’。同時,我們業主委員會的成員也是由這些退休和在職的黨員來擔任,老黨員既是業委會成員又是網格員,這就為我們順利開展各項工作打下了基礎。”小區網格黨支部書記王和平說。

依托網格黨支部,網格員通過采集建檔、分流交辦、落實反饋,形成一個閉環式工作流程,構建起“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社區治理新模式。

日常工作中,小區積極發揮網格黨支部作用,利用網格微信群把各類時政精神和具體任務傳遞到每一戶,并通過提供“線上”答疑解惑、“線下”貼心服務,使信息登記、民意征集、服務代辦、矛盾化解等全部通過網格得到有效落實,推動“人在網中住、事在格中辦”,實現了黨員聯系居民全覆蓋,架起了黨群之間的“連心橋”。

建立樓棟黨小組  

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5月8日夜里,民發小區一居民在開車進入小區時不小心將門禁桿撞損。第二天一大早,王和平便通過監控確認了肇事司機,并通知了肇事司機所在樓的“樓長”,不一會兒,事情便得到了妥善解決。

為及時收集社情民意,傾聽群眾聲音,回應群眾訴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南城社區按照網格化管理辦法,在民發、晉海、八一等一批改造后的小區建立了樓棟黨小組,推選出每棟樓的樓長,每個單元也推出了單元長,并在每棟樓的入口處懸掛公示牌,對樓長、單元長的姓名、電話、管轄區域、工作職責做出明確規定,小區的大小事務全靠這些職務不同的網格員自發管理。

以前的民發小區沒有門房門衛,大門無人看、清潔無人搞、安全沒保證。民發小區三號樓樓長趙建坤在走訪調研中了解到居民段小燕因為丈夫癱瘓需要有人照料,不能外出打工,想在小區開個小賣部補貼家用的想法。

結合這一情況后,民發小區很快在大門口設置了門衛室并在門衛室內設置了小賣部,由段小燕來負責門衛工作和經營小賣部,同時負責小區的衛生清理,既解決了大門無人看、清潔無人搞的問題,又解決了門衛的工資問題和小區一直沒有超市的情況,可謂一舉多得。

與此同時,民發小區還成立了“五會五隊”。“五會”即矛盾調解委員會、紅白事理事會、消防管理委員會、婦女工作委員會、小區文化協會,“五隊”即治安巡邏隊、平安志愿服務隊、環境衛生清潔隊、居民合唱隊和文藝宣傳隊。通過“五會五隊”,進一步解決小區各類問題,推動小區實現自治、德治、法治。

設立黨員中心戶  

用紅色力量帶動家園共建

在改造后的民發、晉海、八一等小區,經常會看到許多黑板報,黑板報的內容不僅有宣傳法治、防疫知識的,還有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小區創建的,而這些黑板報的內容都是小區黨員結合時事自編自創。

今年已經70多歲的老黨員申大局家住民發小區,退休前在文聯工作,是國家一級編劇。退休后,他繼續發揮自己的編劇特長,緊跟十九大精神宣講、疫情防控、黨員干部作風大整頓等時事精神,緊貼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紅白事簡辦、道德模范宣傳等,創作了大量內容接地氣、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并通過小區黑板報、文藝演出小分隊傳遞到每家每戶,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為了更好地服務社區居民,在網格化管理中,南城社區在依托網格黨支部、建立樓棟黨小組的基礎上還設立了黨員中心戶,并在黨員家門口懸掛標識牌,推動黨員亮身份、作表率,帶頭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用紅色力量帶動群眾共建美好家園。

工作中,小區結合不同黨員的職業特長和性格特點,先后成立了黨建指導隊、衛生健康隊、法律援助隊、平安建設隊、文明創建隊、社務協調隊6個黨員特色服務隊,結合社區工作安排,不定期為居民提供專業服務。

“我們以黨員中心戶為依托,以貼近居民需求為出發點,以居民滿意為落腳點,遵循共建、共享、共商、共進原則,不斷提升社區綜合服務能力,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服務多元、治理和諧、文明宜居的社區治理新路徑。”南城社區黨委書記翟開生總結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