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4-29
□馮明青
市楹聯學會顧問楊振生先生,曾被中國楹聯學會原會長孟繁錦譽為中國“詩聯書畫四絕”。其中在楹聯和書法上,他也是我的老師。同時,他還是我的萬榮老鄉,他的妻子又是我在萬榮中學的同班同學。
我與楊老師相交多年,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記得那是2020年秋,“千年古都安邑海內外征聯”評選剛結束,安邑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樊晉英和我商量,出版一期大賽入選和獲獎楹聯特刊,5位大賽評委每人也寫一副楹聯刊出。我寫的那副聯是:
興國寺塔托千年厚重,憑問誰,安邑可安逸?
魏豹古樓載一脈風云,欣答我,運城必運成!
這是定稿聯,我的原聯沒有“憑問誰”和“欣答我”6個字,我寫好發給楊振生老師后,他回我:
“安邑聯不錯,是一副用諧音修辭法而撰的巧聯!從安邑到安逸,從運城到運成,轉折自然,不露斧痕,我點贊!只是語意惟有一點突兀之感,試在句中加上‘憑問誰’和‘欣答我’過渡一下如何?”
老師就是老師!他幫我在上下聯各加了“憑問誰”和“欣答我”3個字,立馬讓這副聯文學了很多,流暢了很多,“問誰”對“答我”,既有過渡,有對應,有問答,有互動,又合聯律。
老師很謙虛,在回復末尾問我:“是不是畫蛇添足?”我說當然不是,是錦上添花,盡管原聯并不是“錦”。
刊出后,全國楹聯活動家、河東楹聯學會名譽會長岳民立給我發來微信鼓勵我:“欣見你的聯作,切時切景,語言巧妙,應是佳作無疑!”其實,在中國楹聯學會常務副會長劉太品和岳民立、楊振生、樊晉英等5位評委中,只有我是那個“濫竽”,充個數而已,正兒八經寫聯并刊出,這還是頭一次。
然而從此,開啟了我的學習并撰寫楹聯之路。
我的書法亦是如此,也是在趙玉漢老師和楊振生老師的示范與指點中逐步有所提高的。為鼓勵我,中國楹聯大廈落成后,楊老師又囑我編聯并書寫,木板雕刻后永久性地掛在了園區。
楊老師的詩聯書畫都有很高造詣,其中楹聯與書法,最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特別是中國楹聯大廈懸掛的那副巨聯:
印象起南湖,風雨百年,紅浪千層連古海;
聯旗崇北斗,神奇兩柱,黃河九曲對條山。
加上他之前寫的運城市市聯“上下五千年,華夏于斯開步早;縱橫三萬里,大河顧我掉頭東”,簡直是“神來之筆”,納古涵今,內涵豐富,想象超拔,大氣磅礴!
竊以為,大廈這副巨聯,其風情神韻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先說“天時”。她伴隨大廈誕生于中國共產黨百年大慶之時(2021年),故有“印象起南湖,風雨百年,紅浪千層連古?!敝f。此“印象”是中國共產黨的“大印象”,是中華民族奮斗史的“大印象”;此“南湖”是指黨的誕生地——嘉興南湖,也指大廈坐落處(印象南湖)?!帮L雨百年”當然就是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恰逢建黨百年之時,中國楹聯大廈落成了,這副巨聯誕生了,是唱給母親的節日頌歌。有關這副楹聯其時其境,其意其勢,似乎盡收于下聯之中:“聯旗崇北斗,神奇兩柱,黃河九曲對條山?!边@是何等大氣,何等豐富,何等恢宏!
再說“地利”。她坐落在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中條山下鹽湖畔的臥云崗上。傳說此處是舜帝撫五弦琴、吟唱《南風歌》的地方?!澳巷L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睏钫裆蠋熢浴赌巷L歌——中國最早的對聯雛形》為論斷,參加全國“對聯探源”高峰論壇,被定為全國“探源六說”之一。如是說,作為中華楹聯文化的策源地,把楹聯文化搞得如此風生水起,當然被命名為“中國最佳楹聯文化城市”“中國楹聯文化強市”。大廈誕生此地,巨聯誕生此地,便是順理成章的了。
最后說“人和”?!叭撕汀笔侨f事興隆的根本,古往今來,概莫能外。按說,楹聯是個小事業??蔀槭裁催\城的楹聯文化能搞得那樣熱火朝天,風生水起,首開聯史先河,創立“河東流派”,形成風靡一時的“運城現象”,成為令全國矚目的一面旗幟,關鍵就在“人和”。其表現在運城楹聯上,就是因為有一位“全國優秀楹聯活動家”岳民立;有“河東流派領軍人”楊振生,以及一支被譽為“一帥、七星、九老十杰、十二秀、二十佳、一百單八將、幾百名楹聯傳承人、萬名會員”之浩浩蕩蕩的河東楹聯大軍。如此陣容,如此人脈,如此強盛,楹聯文化哪有不興之理?
同時,巨聯制作依然表現出“河東流派”的宏大氣勢。巨聯高80米,寬4米,全聯面積700平方米。那大氣,那內容,那書法,令我每每路過,總會駐足細觀,久久不肯離去!
運城楹聯領軍人物楊振生的聯作,我發自心底由衷點贊!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