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4-14
楊志強
對的,沒錯,就是叫消癭泉。你肯定會說,好奇怪的名字啊,怕是普天之下的泉也沒這么怪僻的名字吧。是的,就是如此一個怪名字,也許怪名字的本身就述說著她的別致與神奇。
癭,音ying,是指頸前結喉兩側腫大的一類疾病,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大脖子病。消癭泉,詞意就是泉水可消除癭病。消癭泉在垣曲縣古城鎮峪子村。
垣曲地處山區,村莊按地形地勢多以嶺、洼、峪、坡為名,峪子村也不例外。垣曲有東西兩原,沇西河據其中,河槽分兩原,峪子村就坐落在沇西河東岸、東原坡下的溝峪,與老縣城——古城鎮隔河而望。以前的時候離黃河還有段距離,自從建了小浪底水庫,這一段的黃河成了庫區,只有清庫水落的時候,才能依稀看到原來的黃河故河道,平常蓄水的時候,峪子村就在庫邊上,站在村邊,臨水而望,水波粼粼,黛眉高聳,一派湖光山色的景觀。黛眉山在河南境內,因系黛眉娘娘修行祈福之地而名,傳說消癭泉是黛眉娘娘所開掘。
黛眉娘娘何許人也?這個說起來有點話長。黛眉娘娘本名范小娥,是英言鎮白鵝村人,外婆家在無恨村,嫁于湯。湯為商開國之君,身居亳清河邊的亳城。時逢天下瘟疫,為了給萬民祈福禳災,范小娥辭別湯到黃河對岸的黛眉山修行,在山中粗茶淡飯,躬身勞作,以德化人,以誠敬天,使得商湯部落風調雨順、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最終伐夏桀成功,建立商朝,范小娥也神化成了黛眉娘娘。
黛眉娘娘每年迎春三月都要回娘家省親,說是,有一年,黛眉娘娘省親途中路過峪子村時,看到該村雖居河邊,但到枯水季節亦為水所困,村里的水井幾乎干涸,人們唯有靠井底渾濁的泥湯聊以度命。因飲用水不潔,許多村民都患上了大脖子病,一個個疼痛難忍、說話沙啞,其慘狀深得心地善良的黛眉娘娘同情。她略加思索,便告訴村人,村子的半坡有一股泉水,開鑿后不僅可解缺水之難,而且還可治愈人們的大脖子病。村人疑惑,半坡哪會有泉水?黛眉娘娘便帶著眾人走到半坡一處石壁前,取下頭上的簪子,順手一劃,石壁裂開一道縫隙,一股清泉噴涌而出,飲之甘甜,洗則爽身,果然,既解了飲用水之難,又治愈了村人疾病。消息傳出,村人四走奔告,周邊的村落也紛紛前來飲用這神奇的泉水。
從此,泉水日夜流淌,遇旱不減,逢澇不增,數千年而不衰,峪子村人再也沒受到無水之苦。為了感謝黛眉娘娘,后人飲水思源,在泉旁修建祠廟供奉黛眉娘娘,并將此泉稱為“消癭泉”,也有文人雅士稱之為“凝碧泉”,是垣曲縣八大名泉之一。
在峪子村,有關消癭泉的傳說故事很多,大多帶有神話色彩,較為普遍的說法是:此泉是黛眉娘娘和龍王、土地神和山神商議,眾神仙利用神力從黛眉娘娘家鄉白鵝村將這股神水借來,還說此泉與白鵝村一眼水井相通。
當然,這么多的神話傳說皆是后人牽強附會的演繹,初衷都是為了感恩,也是對消癭泉不是在低洼、而是在半山腰,不是從地下冒出、而是從巖壁間流出的神奇現象的解讀。實際上,我更相信消癭泉是黛眉娘娘帶領先民們苦苦探求、多處挖掘,最終尋找到這股水脈的結果。當然,這樣的話就少了幾分神秘,也少了幾分詩意,還是從其神話吧。湯王、黛眉娘娘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而非子虛烏有的神話人物,雖然現在還缺少相應的物證,但,他們的確存在過,通過千百年來人們口口相傳的故事,我們依稀可以看到歷史的影子。沉淀千年的傳說難道不是語言的化石,難道不是遙遠歷史的佐證?
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是黛眉娘娘回娘家的日子,河南新安縣黛眉山下的那個村子將黛眉娘娘送到黃河北岸,垣曲縣英言鎮無恨村的人在黃河北邊接著,然后敲鑼打鼓、車拉人抬把“黛眉娘娘”接回娘家,沿途載歌載舞、彈拉說唱,村民們用多種形式謳歌“黛眉娘娘”的德善、仁義功德。然后是持續幾天的黛眉娘娘廟會。此廟會源遠流長,被列為運城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黛眉娘娘在娘家住一個月后,村人再把“黛眉娘娘”送回河南黛眉山。這是一幅生動的民俗畫卷,一場回望歷史的民間盛會,講述著三千多年前真實的故事,印證著“湯始居亳”在垣曲的真實可靠。
前幾日恰好路過峪子村,心念一動,便順路拐進峪子村,棄車步行,在村人的指點下,順著一條古老的胡同,前往消癭泉觀瞻。胡同較窄,兩邊有幾座古老的四合院,一家院子南房的后墻上有“紅旗公社峪子大隊躍進臺”“辦公共食堂”的字樣,這該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產物。胡同呈斜坡狀,走到村子人居的最高處,崖體的半坡,就是消癭泉。
如今的消癭泉得到很好的保護,泉上建有三間房屋,泉全部在屋內。泉屋前還有個小院子,院門上鎖,便不能近到泉跟前一睹其妙,略感遺憾。泉屋對面的路邊有縣政府2006年所立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碑,明確記載著其保護范圍。泉水從全屋流入院內的池子,通過一根管子,流入路下方一個方形的水塔中,然后自流到附近的村民家中。水塔前是三間平房,門開著,走進去,可以看見墻上的壁畫,有黛眉娘娘的畫像,有消癭泉的傳說故事。更令人欣喜的是,屋內有水龍頭,打開水龍頭,清冽的泉水便嘩嘩流出,喝一口,十分清爽,洗洗手臉,倍覺潤滑,真真是水質優良的泉水呀!
走出屋子,南邊的溝洼邊,懸崖間山桃花開得正艷,柳樹已然吐綠含翠,路邊的一溜油菜花泛著燦燦金黃,一小塊菜地里,菠菜、蔥、蒜郁郁蔥蔥,煥發著勃勃生機,返青的麥田碧綠如毯,有農人在田間辛勤勞作。遠看庫區水平如鏡,有點浩瀚縹緲的樣子,襯托得黛眉山宛若仙境。
很快就是黛眉娘娘回娘家的日子了,黛眉娘娘,一定會駐足峪子村,喜看今日消癭泉。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