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3-21
張雙林
“王”是五大姓之一,王姓商標也有不少,如“白薯王”“狗兒王”“小魚王”等。京城有自稱“叫賣大王”“饅頭大王”“滑稽大王”“相聲大王”者,只是自封的外號而已,與姓氏商標不是一回事。
“白薯王”真名王靜齋。據民俗學者王永斌考證,王靜齋是北京東郊人,“以種白薯出了名,故有‘白薯王’的美名。種白薯的農人千千萬萬,王靜齋只是其中的佼佼者。到了清末,他經營了前門肉市的廣和樓戲樓。由于他為人厚道,又會經營,能邀來好戲班,像譚鑫培、楊小樓、劉鴻生、金秀山、梅蘭芳等都在廣和樓演出”。
“狗兒王”是以前常在隆福寺廟會上賣狗的人,人們只知道他姓王,住在隆福寺的西廊下胡同。“狗兒王”不賣看家護院的狗,而是賣哈巴狗(京巴)等寵物狗。他的客戶主要是東交民巷的外國人、清宮太監和闊姨太太。歐洲人很喜歡京巴,有的還買了帶回國內。
“小魚王”不是一個人,而是王德山、王德貴兄弟二人,“小魚王”是他們共用的商標。他們都是廚行出身,曾在“堂”字號的大飯莊里干過若干年。因做的一手好飯菜,尤其小酥魚最地道,才有了“小魚王”的名號。20世紀30年代,他倆還在崇文門外開了“順山酒鋪”和“洪泰軒”飯館。小酥魚是佐酒小菜,因貨真價實、風味獨特,他倆都發了財。據《耄耋老人回憶舊北京》云:“后來,弟兄二人先后故去,賣這種小酥魚的就不多了。”不過,在幾十年前回憶起“小魚王”時,有不少人還眉飛色舞、搖頭晃腦,想必他們吃過“小魚王”的小酥魚。
“燒餅王”王國瑞最初不是以燒餅出名,而是因為人長得高大魁梧、白白凈凈、英俊瀟灑,人稱“俊王”。他家開的德順齋的燒餅享譽京城,加上有“俊王”的美稱,“燒餅王”就傳開了。到了王國瑞的第二代、第三代,還開了好幾家飯館。如果沒有“燒餅王”和“俊王”的旗號,他家買賣不會如此紅火。在“燒餅王”之外,還有“切糕王”“烤肉王”“爆肚王”等,都是餐飲業的“著名姓氏商標”。(《北京晚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