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2-24
最近,許多網友經常能在短視頻平臺看到這樣的講座,視頻里侃侃而談的全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院士:91歲高齡的徐志磊院士,中國第一批戰略武器研究專家;80歲的劉嘉麒院士,七上青藏高原,三入北極,兩征南極,足跡遍布全球……網友們聽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越來越多的網友秒變院士們的“知識粉”。

院士們的故事又燃又暖
中國科學院院士毛明衣著樸素,頭發花白。他站上“院士開講”的講臺,面對廣大網友,講起一件在他看來很“瘋狂”的事情——讓戰車在水上“飛”。毛明提出創新思路——設計一種可變形的車體,成功破除發動機輸出限制的技術“瓶頸”,完美解決兩棲戰車在水里速度不快的問題。在幾十年的研究生涯中,毛明多次不畏艱險深入極寒、極熱地區對坦克進行實驗。即便朔風如刀的東北試驗場,零下40攝氏度的艱苦環境都沒能阻擋他對科研的熱情。在他的主持設計下,中國制造出了領先世界的第一臺信息化坦克——99A坦克。
當頂尖的科學家們打破“次元壁”,用線上開講的方式傳播知識,與求知大眾隔空攀談時,他們的精神也在激勵著新一代的年輕人。
傳播科學的新舞臺
當前,中國正走在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道路上,盡管重大領域的科技創新不斷取得突破,但依然對科學創新尤其是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創新“求賢若渴”。這就需要培養大量對自然科學感興趣的年輕人,并激發他們對于科研創新的熱情。這些院士很多已經八九十歲,是各領域的權威,他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在線上進行知識分享,與網友親切互動。他們苦心鉆研的精神、勇攀科技高峰的毅力,亦感動著許多網友。
“一期節目幾百萬人觀看,是未曾預料的。短視頻平臺是傳播科學知識的新舞臺、好舞臺。”劉嘉麒院士說。
這才是我們想追的“星”
事實上,短視頻平臺除了院士們的科普講座、科學家們的勵志故事、科研精神相關的短視頻,還出了諸多爆款視頻。每當杰出科學家的故事通過短視頻為人們所熟知時,評論區總會有網友打出“這才是我們想追的星”。
通過短視頻,人們發現科學家并非高不可攀,他們也同常人一樣熱衷表達、熱衷傳遞思想。只是在他們眼里,科學創新精神的傳承與科研成果的突破,才是他們甘于奉獻的畢生追求。
(《老年日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