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6-01
記者 霍虎成 通訊員 張廣瑞
“我是絳縣臨澮村村委會主任張勝利,我們村的富硒露地大櫻桃上市啦!好吃不貴,歡迎找我,管你吃夠!”今年5月下旬,“絳縣基層干部”抖音號發布的一條鄉村振興助農抖音信息在網絡上廣為傳播,受到廣泛關注。
5月29日,記者來到絳縣大交鎮臨澮村,實地探訪櫻桃產業發展情況。
依托優勢謀發展
臨澮村地處澮河南岸,2020年3月由大交鎮范必村、澮南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11個居民組950戶3700余口人,105名黨員。該村擁有耕地5800畝,土壤肥沃,富含硒,村旁建有1座縣級揚水站,水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適宜發展櫻桃產業。
2012年,原范必村黨支部、村委會成員在考察櫻桃市場后,決定依托優越的農業條件,帶領村民發展櫻桃種植業。經過村“兩委”和村民代表會議研究,該村村委會決定與本村萬泉果業專業合作社合作,按照“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以“提高社員經濟收入、帶動全村果農致富”為宗旨,著力打造現代櫻桃種植基地。
農業技術顯神威
原范必村村委會主任兼萬泉合作社理事長張勝利帶隊前往山東、河南、陜西等地考察,向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專家求教,并請有關專家調研、論證,最終決定在全村原有1800畝大櫻桃的基礎上,在村東坡再建1200余畝連片櫻桃示范園,打造集賞花、采摘、休閑為一體的觀光采摘園。
大交鎮黨委、鎮政府全力支持臨澮村發展大櫻桃產業,按照“堅持基地規?;?、品種優良化、生產標準化、銷售品牌化”的發展思路,力爭將該村打造成聞名省內外的集優質櫻桃品種培育、種植、銷售為一體的櫻桃村。
隨后,萬泉合作社引進高品質脫毒、矮化新品種——吉賽拉6號砧大櫻桃。該品種果大皮薄、汁多味美、甜酸適度、色澤鮮艷,盛果期由一般品種的8年至10年縮短為3年至4年,在市場上廣受歡迎,為果農每畝年增收2.5萬元。
同時,萬泉合作社聘用櫻桃專家擔任技術顧問,隨時與社員和全村果農交流、互動;組織50名社員參加電商培訓,社員人均收入比一般果農高20%。
櫻桃產業結碩果
2018年6月,萬泉果業專業合作社被運城市農委評為“典型示范合作社”。2017年4月,合作社選送的大櫻桃在絳縣首屆櫻桃文化節“櫻桃之王”評比中,分別榮獲一、二、三等獎。2018年6月,合作社建立的1200余畝大櫻桃示范園被評為“運城市現代水果出口標準化示范區”。
臨澮村成立后,新的村“兩委”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先后爭取資金100萬余元,在大櫻桃示范園硬化道路5公里,將其打造成田成塊、路成行、樹成林的標準化櫻桃園。同時,該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村通一級路,街道硬化,村莊亮化、綠化,打造宜居、宜業、宜商的美麗鄉村,引來了四面八方的果商和游客。
“今年,臨澮村種植櫻桃3000多畝,掛果2300來畝,總產量400萬余斤,僅這一項預計收入5600萬元,種植規模最大的戶能收入13萬余元。加上村里600多畝設施草莓收獲300萬余斤、收入4000萬余元;1000多畝山楂產量500萬余斤、產值400萬余元;大蒜300來畝、收入200萬余元,全村村民今年總收入要破億!”張勝利掰著指頭告訴記者。
張勝利個子不高,但心勁挺高。他向記者念叨:下一步,將圍繞國家鄉村振興計劃和縣委、縣政府“現代農業富民”政策,擴大大櫻桃種植面積,投資200萬元建設一個50畝的櫻桃、草莓交易市場……把果農致富路拓得更寬,給客商營商環境創得更優,將臨澮村櫻桃品牌叫得更響!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