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綠色動脈”潤古耿
——黃河千里行漫記(三)

來源:運城日報發(fā)布者:時間:2021-05-26

記者 霍虎成

紫岳巍巍,兩扇龍門朝北斗;黃河滾滾,一條玉帶繞西秦。

河津,古稱絳州龍門,意謂黃河津渡。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哺育著古耿兒女,孕育了黃河文化。

黃河流經河津段約30公里,是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河津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tǒng)治理、源頭治理,全力做好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大文章。

厚植綠色希望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河津段)建設高效推進

“河津市面積593平方公里,卻住了41萬人,這與黃河的哺育有很大關系,畢竟河津市區(qū)距離黃河不遠。”近日,記者在河津市采訪時,當地工作人員介紹。

2018年,山西出臺《2018年三大旅游板塊突破性開局行動方案》,加快構建貫通城鄉(xiāng)景區(qū)的全域旅游公路網,推進黃河、長城、太行3條“一號旅游公路”建設,把資源變產品。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河津段)分兩期實施,分別是河津市沿黃旅游公路一期工程(龍門—西范)、河津市沿黃旅游公路(鄉(xiāng)寧—龍門)工程。

記者一行驅車首先來到位于蒼頭村西的河津市沿黃旅游公路蒼頭驛站,遠遠便看到了一塊寫有“河津市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的大型標識牌。遠處的防洪堤壩上,紅色大字“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鮮艷奪目。公路上,機動車與自行車各行其道,中間以綠化帶隔開,一輛輛汽車呼嘯而過,不時有騎行愛好者從我們身邊經過。

“沿黃旅游公路一期工程是以攔河大壩為基礎修建的。這一帶正好是風口,以前攔河大壩頂部都是沙石,加上黃河灘的沙土,行走在這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因此平時很少有人來。”說起過去的情況,河津市沿黃旅游公路項目負責人寧曉飛連連搖頭。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是展示沿線地區(qū)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新窗口,意義重大。

據介紹,河津市沿黃旅游公路龍門至西范段,全長19.543公里,總投資1.2億元,2019年完成主體工程。該路段全線采用三級公路技術標準,路基寬15米。其中,車行道路基寬8.5米,中分綠化帶寬2.5米,自行車道寬4米(采用彩色瀝青混凝土鋪裝)。鄉(xiāng)寧至龍門段2020年8月開工建設,預計今年8月主體建成通車。     

“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河津段)途徑黃河大橋、龍門景區(qū)、大梯子崖景區(qū)等處,配套建設了生態(tài)景觀廊道,以‘綠色’為河津高質量發(fā)展賦能,是一條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之路,也是一條希望之路。”寧曉飛說。

鋪展綠色畫卷

——沿黃生態(tài)治理修復實現(xiàn)岸綠景美

車窗外,“弘揚大禹精神,綠染古耿河山”的標語,展示出古耿兒女推進黃河流域(河津段)生態(tài)保護的決心。

在清澗彎大橋處,記者看到,道路兩側綠樹紅花、一步一景,與沿黃旅游公路相得益彰、美不勝收。幾名工人正在進行林木管護,自動化灌溉系統(tǒng)正在作業(yè)。

“2019年沿黃旅游公路主體工程完成后,我們立即對中間隔離帶及臨河側進行了高標準綠化。同時,在公路兩側50米至100米范圍內進行綠色生態(tài)景觀廊道建設,綠化面積140萬平方米,總投資3.6億元,建設亭臺樓閣、林蔭小道,打造千畝黃河生態(tài)觀景游園。”寧曉飛說。

專業(yè)的事情由專業(yè)的公司來做才能做好,在黃河流域(河津段)生態(tài)治理修復上,河津市引入太原康培集團實施這一項目。

“綠化方面整體分為3個部分,即沿黃公路綠化、陡坎處綠化、山體破壞面綠化,先后栽植喬灌木、地被花卉數十種約40萬株,打造高品質黃河廊道景觀。”康培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綠化負責人趙鵬飛說。

趙鵬飛介紹:“項目建成以后,可調節(jié)本區(qū)域氣候,防風固沙、防塵減噪,提升沿黃公路的觀光效果,真正保護咱們的‘母親河’,為沿黃旅游公路和附近山體增綠、增色、增景,實現(xiàn)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tǒng)一,再現(xiàn)龍門黃灌區(qū)的雄偉壯闊。”

觀景臺是點睛之筆。“為了使黃河廊道景觀完美地呈現(xiàn)在觀光者面前,沿黃旅游公路龍門至西范段建有5個觀景臺,分別是魚耀龍門觀景臺、浪漫沙灘觀景臺、蘆葦蕩觀景臺、黃河印象觀景臺、灘涂風情觀景臺。”寧曉飛說。

登上觀景臺遠眺,游人三五成群,高顏值、好氣質、特色鮮明的生態(tài)景觀呈現(xiàn)在眼前,形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共享綠色未來

——文旅融合蹚出高質量發(fā)展新路

河津市沿黃旅游公路龍門至西范段的起點是龍門。龍門也稱禹門口,位于河津市西北12公里的黃河晉陜大峽谷中。唐詩“咆哮萬里涌龍門”,形象地勾畫出龍門三激浪的洶涌、壯觀景象。

龍門附近有龍門村,歸屬清澗街道辦管轄。記者在這里見到了清澗街道辦相關負責人陳勝國。他于2007年在龍門村擔任大學生村官,后任職于清澗灣街道辦。

談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變,陳勝國感觸很深:“這幾年綠化力度非常大,可以說是前所未有,從村里到鄉(xiāng)鎮(zhèn)都非常重視。綠化以后,防風效果特別好。過去村民常說,‘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現(xiàn)在綠化好了,風小了、人多了,周圍村民的幸福感也提升了。”

騎行愛好者李先生經常在沿黃公路上騎行。他說:“我們經常舉辦騎行活動。以前都是去萬榮那邊,或者去外地,河津沒有合適的騎行路線。現(xiàn)在沿黃一號旅游公路(河津段)建好以后,我們經常在這里騎行。這里路寬、景美、空氣好,非常適合騎行。”

國道108線禹門口黃河大橋橫跨黃河晉陜大峽谷,魏然聳立、氣勢恢宏,為秦晉區(qū)域協(xié)同發(fā)展架起通途。大橋附近是國家3A級景區(qū)黃河龍門風景區(qū)。

黃河龍門風景區(qū)由禹門口明清文化街、黃河大峽谷水上旅游線、龍門山高空景觀區(qū)、禹門口抗日戰(zhàn)役紀念碑景區(qū)等部分組成,是以傳播黃河文明、傳承龍門文化為特色的文旅融合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有信心講好‘黃河故事’,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黃河龍門風景區(qū)負責人楊喜全指著正在施工的沿黃旅游公路說,“之前,這邊環(huán)境不太好。這條路原來是運煤通道,很多運煤車通過,整天灰蒙蒙的。現(xiàn)在,運煤路改成旅游路,路暢景美,游客也越來越多,很多韓城等地的外地游客都過來游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河津市通過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建設,提升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水平,讓人民群眾綠色獲得感、生態(tài)幸福感不斷增強,為文旅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生態(tài)保障。

站在禹門口黃河大橋,極目遠眺,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河津段)像一條飄帶延伸到遠方,而黃河猶如“綠色動脈”,浩浩湯湯,日夜?jié)櫇晒殴⒋蟮亍?/p>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