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0歲~3歲 嬰兒心理需求及照料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5-26

□記者 馮楊婕

在家庭教育中,作為父母,難免會遇到手足無措的情況。那么,原生家庭該如何正面培養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孩子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近日,記者采訪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鄭權典,分階段為您揭秘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教育方法。

專家有話說

鄭權典從事心理咨詢工作已有16年,從2009年開始進行各類父母團體的培訓。2018年,他開設父母大學課堂,至今培訓了上千名學員。在他的培養教育下,女兒健康快樂地成長,后畢業于一所211大學,現在已經成為一名中學教師。

鄭權典認為,當下社會為何要談正面培養?是因為很多家長在教育子女問題上走了彎路,持有搶跑理念,對孩子拔苗助長,讓孩子從小過度接受開發潛能、開發智力的教育,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而要正面培養孩子,首先要樹立人本理念,尊重孩子的本能,順其自然。

0歲~3歲嬰幼兒時期,是感覺、知覺發展的最重要時期,也是人格發展的基礎時期。而母親是孩子最初的社會性聯結,對這一時期的孩子,母親的主要任務是讓孩子與自己形成依戀感,從而獲得信任感和自主感。

“心理學上有一句話是從小充滿母愛的孩子,終生充滿幸福!所以父母要對孩子多加照料!”鄭權典說。

建議

0歲~3歲

0歲~3歲嬰幼兒時期,父母需要帶孩子進行母嬰游戲和讓孩子自主游戲,在確保安全情況下,要適時放手、尊重孩子,讓孩子自己去玩兒,幫助孩子強化自主、自信、獨立、好奇、探索的心理,甚至讓孩子從中得到挫折、教訓、經驗等。如果過度的保護替代和制止,會使孩子壓抑欲望、不自信、依賴、看大人臉色等,更不會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同時,父母可以對孩子進行吃奶、抓握、行走等訓練,用表情、語言表達和動作與孩子多交流。

3歲前照料孩子的主要禁忌

怕慣壞孩子,在有條件照顧孩子的情況下,卻放任其哭鬧;

訓練太嚴。比如父母抱著孩子定時排泄,這樣孩子容易形成完美型人格,患有強迫癥;

長時間輪流撫養,剝奪孩子的安全感;

把孩子當成宣泄自己情緒的工具。

0歲~1歲

0歲~1歲嬰兒幾乎無記憶、思維、想象等,只有感覺和軀體記憶,但此時卻是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嬰兒為什么啼哭?因為這是他表達需要的唯一方式,父母及時照料,滿足嬰兒的需求,能幫助孩子建立對外界的信任,讓孩子感受到外界的溫暖,形成對自己呼喚能力的信心和對母親的依戀,從而產生安全感。在照料過程中,要避免突然的聲音、強光、位移,防止外在環境讓嬰兒產生不安全感。

1歲~2歲

對于1歲~2歲嬰兒,除了及時照料和滿足其需求外,還要幫助孩子繼續形成信任、自信。同時也要放手,讓孩子搞小破壞、釋放天性、探索好奇。而這一階段,孩子出現打小朋友現象,其實并不是欺負他人,而是他主動交流的標志。此時,大人不能大聲呵斥制止,否則,會為將來人際關系交往埋下隱患。應正確引導孩子,幫助他實現對人際交流的渴望。

2歲~3歲

2歲~3歲的孩子內外向性格逐漸明顯,這一時期以能聽懂道理為標志,父母在盡量照料和滿足孩子需求的基礎上,逐漸制訂規則,監督落實。比如,孩子想吃別人的零食時,要引導他去用自己的物品交換。同時,要適當延遲滿足,順其自然地讓孩子經歷小挫折。若繼續無條件滿足,則形成溺愛。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