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1-05-25
記者 樊朋展 張萌芝
在政務大廳設立公安綜合窗口,實現“一窗辦”;設立公安疑難問題專辦窗口,實現“專門辦”;推行“7×24小時”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實現“隨時辦”;為老弱病殘行動不便群眾提供上門服務,實現“上門辦”;為群眾提供緊急辦理服務,實現“應急辦”。
“民有所呼,警有所應。”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全市公安機關上下努力,強化宗旨意識、踐行群眾路線,把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始終,打通公安行政審批的“堵點”、補齊短板,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宜,在順應群眾期盼、增進民生福祉的實踐中,不斷續寫著“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嶄新篇章。
目前,全市公安機關為群眾辦理各項審批業務共計259383件,其中,辦理“一窗辦”業務12066件。

▲民警為市民辦理業務
一個月調查走訪 民警四處奔波補錄戶口
4月19日,萬榮縣裴莊派出所民警深入轄區調查走訪時,了解到裴莊鎮西效和村陳某的兒子一直沒有戶口。在與陳某交談中,民警得知,陳某的兒子出生時,一直體弱多病,智力發展受到影響。陳某覺得戶口沒什么用,因此就沒有給兒子申報戶口。
了解情況后,民警立即展開調查,多渠道為陳某的兒子搜集相關證明材料,并聯系山西某司法鑒定所做DNA親權鑒定。5月18日,DNA親權鑒定結果一出來,民警就帶著鑒定意見書,于當天就為陳某的兒子補錄好了戶口。
事情雖小,但每天都在上演。為解決群眾“急愁難盼”事宜及節假日、雙休日不能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的情況,全市公安機關設立了疑難問題專辦窗口,實現公安業務“專門辦”。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機關共辦理“專門辦”業務50件。
“窗口”開到百姓家 民警上門辦理身份證
“事情雖小,但是很暖心,為運城公安點贊。”近日,絳縣公安局民警上門為該縣行動不便的胡先生辦理身份證后,他激動地說。
5月11日,絳縣公安局古絳派出所戶籍民警接到大交鎮程景村解女士的電話,咨詢如何為兒子辦理身份證一事。經詢問,民警得知,其兒子胡某自小癱瘓,日常只能靠輪椅行動。解女士早年離異,獨自將兒子拉扯長大,平常在大交鎮集市上擺攤維持兩人生活。現在由于孩子的身份證即將到期,兩人的戶口又在古絳鎮,離家較遠,沒辦法帶兒子去辦理身份證。
了解情況后,民警告訴解女士這種情況可以上門服務。當天下午,民警就攜帶設備,驅車趕往大交鎮程景村,為解女士的兒子胡某辦理了身份證。
近段時間以來,像胡先生這樣在家接受公安上門服務的還有57人。
服務“不打烊” 把方便留給群眾
5月19日,河津市公安局清澗派出所收到代先生送來的一面寫有“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的錦旗。
原來,代先生的孫女是一名高三學生,今年6月要參加高考。代先生的孫女發現她的身份證到6月份就到期了,害怕高考時不能用。因代先生一家戶口都在山東,如果要辦理身份證,就要前往山東。代先生害怕耽誤孫女的學業,所以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清澗派出所咨詢情況。民警當即告訴他,在該派出所就能辦理。由于臨近高考,學校放假時間不確定,孫女不一定什么時候有空。戶籍民警告訴他:“孩子不管什么時候來,我們都隨時候著。”最終,在一個周日,民警為代先生的孫女辦好了身份證。
連日來,全市公安機關行政審批圍繞“就近辦、一次辦”目標,打破部門、警種、地域界限,全面深化公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規范綜合窗口建設,全面推行審批事項“一門進出、一窗通辦”;全力推動跨省辦理,利用大數據優勢,讓在省外務工的運城人不回家就能辦理各項業務。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