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在這里,見證臨猗黨支部的誕生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4-21

□記者 樊亞楠 王露 王耀

黨的十八大以來,臨猗縣的新時代變化。

碧血丹心化長虹,壯志凌云創偉業。臨猗,作為山西較早成立黨組織的縣之一,從“八一農暴”的斗爭風云到抗日戰爭燒不焦的焦家營,從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艱難跋涉,從糧山棉海的辛勤耕耘到林果大縣的碩果飄香,中共臨猗縣委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和全縣人民浴血奮戰、攻堅克難、頑強拼搏、開拓進取,譜寫了一曲曲激動人心的時代樂章。

黨史館工作人員介紹革命先驅先后在運城各學校組建“讀書會”的場景

先驅播撒新思潮

近日,記者來到臨猗縣黨史展覽館,一副對聯映入眼簾,“近百年篳路藍縷初心不忘,新時代砥礪前行使命在肩”。臨猗縣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崔伍娟告訴記者,黨史展覽館的建立不僅是為了告慰先烈們的英魂,作為該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廣大群眾在這里也可以學到豐富的黨史知識,受到深刻的黨史教育。

臨猗縣黨史館占地面積3335平方米,建筑面積2012.02平方米,展陳面積1992.4平方米,遵循以時為經、以史為緯的總原則,分為序廳——民主覺醒廳,以及革命歲月、創業年代、改革開放、筑夢未來4個主題廳,于2019年12月5日開館,接受群眾參觀。

在崔伍娟的引領下,我們參觀了展覽館陳列的多幅圖片和文字資料,波瀾壯闊的歷史歷歷在目。臨猗,堯舜時期為甸服之地。夏有猗國,漢置猗氏縣。唐天寶十三年,改稱臨晉縣。1954年,猗氏、臨晉兩縣合并為臨猗縣。時間回到1926年,在這一年,槍聲此起彼伏,戰亂時有發生,軍閥土匪橫行,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為了給災難深重的家鄉人民帶來光明和希望,暑假期間,王鴻鈞回到家鄉猗氏,深入學校組建“讀書會”,以研究社會科學為名,撒播革命火種、發展黨員。已擔任中共河東支部干事會組織委員的王月春,也利用假期回到臨猗縣牛杜鎮田村,向好友馬玉成、王映成,以及在運城當兵的同鄉青年宣傳革命道理,讓他們傳閱《五卅運動真相》《廢除不平等條約》《土地還家》等小冊子,并在田村建立起有20余人參加的“農民協會”。

1926年年底,按照太原黨組織指示,在太原讀書的謝芷學、李錫盟和荊世慶等學生黨員返回家鄉。省委也派郭巨才來猗氏縣指導工作。1927年7月,郭巨才在猗氏縣城文廟大成殿召集王月春、謝芷學、荊世慶、李錫盟、畢庭佐5人開會,宣布建立中共猗氏縣支部,并由王月春任支部負責人,直屬中共山西臨時省委領導。1929年8月,臨晉縣第一個黨組織成立。戰火中,中共猗氏、臨晉兩縣縣委運用各種方式,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積極壯大黨的組織。在這片紅色熱土上,大批共產黨人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

黨建結下豐碩果

1947年4月,猗氏、臨晉兩縣先后解放,人民翻身當家做了主人。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努力發展生產,支援前線戰場。黨的任務由領導和組織人民鬧革命轉變為領導人民建設新生活。從此,臨猗的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兩縣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各項事業有了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態勢良好,小麥畝產比抗戰前增長28.1%,大牲畜存欄增長5.2%,水地面積增長1倍以上;教育事業在恢復中發展,勞動人民的子女走進學校大門;群眾文化豐富多彩,縣委組建“轟轟”宣傳隊,以眉戶新戲為主,在全縣巡回演出。村村成立業余劇團,群眾以扭秧歌、演新戲、出板報、唱新歌、貼標語等各種文化活動形式,歡慶勝利,歌頌黨、歌頌新生活。

改革開放前,臨猗縣向國家交售的商品糧、商品棉一直處于全省前列,多次被表彰為“山西省農業先進縣”,被譽為“山西的烏克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臨猗縣委在全縣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中深入開展了“分級達標爭十星”“一爭兩創十面旗”“三講一評”“三抓兩創爭五強”“三比三帶爭百標”等活動,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涌現出了以孫吉鎮蔡村村委會主任張小民為代表的一批優秀共產黨員,先后獲全區“黨建和廉政建設先進縣”“山西省黨員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改革創新天地廣,奮發有為正當時。黨的十九大以來,臨猗縣委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扣“果業發展、民營經濟、城鎮建設、文化繁榮、民生改善、黨的建設”6個重點,精心打造“黨建、果品、商祖、漁藥”4張名片,創造了令人振奮的光輝業績,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綠色、和諧、智慧、美麗”新臨猗建設成效明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定性基礎。

該縣縣委圍繞“黨建立縣”的工作思路,堅持抓重點、創亮點、破難點,不斷創新基層黨建工作載體,著力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打造了農村黨建綜合體、合作發展先鋒行、一站四有、農村“兩委”主干學歷提升工程等一批黨建品牌,創建了79個黨建示范點,實現了黨建有內涵、示范有引領。截至目前,臨猗縣黨員人數達19633名。

今年清明假期,臨猗縣黨史展覽館接待70余家單位、2000余人次參觀學習。除接待參觀外,展覽館還邀請退役軍人、抗戰老兵等為參觀者講述革命故事。黨史展覽館工作人員也經常下鄉為群眾講解百年黨史,讓黨史學習深入人心。崔伍娟說:“在從事這項工作之前,我對臨猗發展歷史了解不多。到展覽館工作以后,我對中國革命史、臨猗革命史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知識豐富了,講解起來自然游刃有余?!?/p>

在展覽館厚厚的留言簿上,一些參觀者寫下留言:“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也是最好的教科書”“奮斗蹚出幸福路,不忘初心育新人”“揚光輝歷史,創時代新風”……

“作為一名黨史工作者,我倍感自豪,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新長征路上,我將牢記使命,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做好黨史工作,把臨猗縣的紅色資源挖掘好、講述好,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革命先烈事跡和革命活動遺址中深刻感悟初心使命,自覺做到“一句誓言、一生作答。”崔伍娟說。

攝影 張國平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