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這里是永濟革命火種誕生地

——訪永濟市開張鎮西開張村中共虞臨永支部舊址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4-21

記者 郭 華

永濟,古稱蒲坂,曾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近日,帶著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懷念之情,記者來到永濟革命火種誕生地開張鎮西開張村中共虞臨永支部紀念館,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

中共虞臨永支部紀念館,位于今天的西開張村委會院內,包括中共虞臨永支部舊址紀念碑和中共永濟第一個支部紀念館,占地面積4000余平方米。2015年7月,運城市委黨史研究室確定其為運城市黨史教育基地;2018年,永濟市委又將其確定為永濟市黨性教育教學點。自掛牌以來,已累計接待黨員干部15000余人次。

點燃蒲坂革命火種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吹響了無產階級革命的號角,然而在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河東大地也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中。

1929年6月,中國革命處于低潮時期,中共山西省委遭到破壞,中央派汪銘擔任駐山西特派員。根據周恩來的指示信,汪銘在夏縣堆云洞召開了中共河東特委會議。中共河東特委最早負責人之一嘉康杰參會,并按照中央決定,在虞鄉、臨晉、永濟三縣交界地秘密宣傳共產主義,物色黨員發展對象。

1929年7月,嘉康杰在西開張小學秘密介紹他的學生李榮入黨。隨后,我黨在西開張小學建立了永濟第一個黨支部——中共虞臨永第一支部,在永濟點燃了革命之火。李榮任支部書記,張子英、于保安分別任組織委員、宣傳委員。

中共虞臨永三縣聯合支部成立后,即把發展黨員、壯大地方黨組織作為重中之重,先后發展教師王鶴清、聶振鐸、盧占元、李克敏和青年農民陳青林、楊學時入黨,加之在太原并州大學讀書期間入黨的陳鳴璽也回到家鄉,并同李榮接上關系,黨員數量不斷增加。

1930年8月,中共虞臨永三縣聯合支部決定,在東信昌村建立中共永濟縣支部,于保安兼任支部書記,王鶴清為委員。此前,中共臨晉縣支部已經建立,張子英任支部書記。

1932年,中共虞臨永支部改為虞臨永特別支部,陳鳴璽、盧占元增為特支委員。在黨員隊伍和黨組織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黨支部組織黨員帶領群眾采用多種形式,開展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和反蔣閻黑暗統治的斗爭。

1930年9月,中共虞臨永三縣聯合支部成立“讀書會”,以小學教師和農村進步青年為基本會員,于保安總負責,陳青林和楊學時具體實施,組織會員秘密閱讀《打倒孔家店》《狂人日記》等進步書刊。于保安在東信昌村小學開辦圖書館,方便進步青年閱讀。陳青林和楊學時以“讀書會”作掩護,走街串校,擺攤賣書,后又置辦書箱和扁擔,挑著書箱進村入戶,使更多青年閱讀進步書刊,接受革命思想,為發展黨員、壯大黨組織創造了條件。

1930年10月,閻錫山臨晉縣政府通知全縣小學教師進行“會考”,其實質是通過“會考”鑒定教師資格、甄別共產黨員。中共臨晉縣支部書記張子英與李榮、聶振鐸研究決定組織反“會考”斗爭,暗中通知教師不要參加考試。但考試當天,由于當局派出大批軍警嚴密監控教師行動,致使反“會考”計劃落空。

即使如此,反“會考”斗爭也震動了當局,使更多的教師認清了當局的本質,同時也發現了一批積極分子,為后來開展工作打下了基礎。

1931年10月,閻錫山永濟縣政府也通知教師進行“會考”,中共永濟縣支部借鑒臨晉反“會考”斗爭的經驗教訓,迫使政府取消“會考”,從而取得反“會考”斗爭的重大勝利。

1934年3月,時任中共山西特委秘書處負責人王光甫被捕后,出賣革命同志,山西臨時特委特派員閻子祥被捕。閻子祥在獄中通過東開張村進步青年衛屏藩給中共虞臨永特支發出秘密指示信,要求特支盡快組織黨員轉移隱蔽,以免黨組織遭受更大破壞。

4月初,李榮、張子英、于保安、陳民潮等先后去西安隱蔽,其間他們通過發表針砭時弊文章,揭露國民黨政府腐敗,宣傳馬列主義,繼續堅持黨的活動。后來隨著山西形勢日漸趨緩,李榮、張子英先后返回永濟和臨晉,繼續以教師身份作掩護,開展黨的工作。

中共虞臨永支部紀念館舊大門

抗戰時期開展救亡斗爭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開始全面侵華。華北大片國土淪陷,中華民族陷入空前災難之中,危在旦夕。

七七事變第二天,中共中央即通電全國:“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山西,被確定為整個華北抗戰的戰略基地。

是時,中共虞鄉縣黨支部成立。9月,中共河東工委組建中共虞鄉縣委,薛克忠任書記。薛克忠是中共虞鄉縣第一任書記,組織青年學生成立抗日救國會和宣傳隊,組建武裝自衛隊,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11月,中共永濟縣委成立,姚伯功任書記。姚伯功是永濟縣委第一任書記,他常常騎著馮彥俊送給他的自行車走村串巷,宣傳抗日。兩縣縣委領導人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

1937年9月,虞鄉縣人民武裝自衛隊成立,自衛隊配合收復縣城,部分隊員被編入八路軍序列。

1937年11月,永濟縣人民抗日武裝自衛隊成立。在國民黨軍孫蔚如部與日軍展開的“血戰永濟”戰斗中,自衛隊配合參戰,與敵浴血奮戰三晝夜。

除自衛隊外,在黨領導下的永濟還有一系列抗日武裝斗爭。

原名武鴻元的武衛國,為表“抗日衛國”志向而改名,他建立山北抗日軍,多次奇襲日軍駐臨晉東關和封神廟據點,給日軍造成很大打擊。后在一次執行任務中,他不幸被匪徒殺害,時年28歲。

東開張村人胡永福,曾任嘉康杰的警衛員。成立條山抗日游擊隊和抗日鋤奸隊后,他曾帶領抗日鋤奸隊包圍日偽奴化培訓班的封神廟,活捉日偽副校長畢向斗,將40名學員帶到中條山參加了八路軍;他還曾帶領鋤奸隊連夜奔赴十多公里,摸進臨晉縣張留村,將非常囂張跋扈的日偽財務科長沈性天從被窩里掀起,拉出大門處決。由于胡永福作戰勇猛,雙手舉槍,人稱“雙槍胡麻子”。

胡永康建立永濟條北游擊隊,曾火燒日軍馬場,截擊日軍運糧軍車,參與夜襲文學飛機場以及襲擊曉朝村據點等。條北游擊隊的功績為百姓廣為傳頌。他曾任條北區委書記,后因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受盡了嚴刑拷打。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迎來抗日戰爭的勝利。但此時永濟、虞鄉還在閻錫山政府統治之下,永濟、虞鄉的中共黨組織仍處于隱蔽狀態。

中共虞臨永支部紀念館附近街巷的文化墻

解放戰爭時期支援全國

抗日戰爭勝利后,歷經戰火淬煉的中共永濟、虞鄉黨組織日趨成熟,黨員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是時,黨在山西的工作主要是殲滅山西境內國民黨反動軍隊,開展新民主主義建設,支援全國解放戰爭。

1945年10月,國共簽訂《雙十協議》不久,閻錫山即密令山西各地加緊反共,配合蔣介石發動內戰。閻錫山永濟、虞鄉縣政府積極推行閻錫山“兵農合一”,以肅清共產黨、分化瓦解黨的組織。

1946年1月,閻錫山永濟縣政府開始大肆搜捕共產黨人,一批共產黨員相繼被捕。個別共產黨員在敵人酷刑下自首變節,泄露秘密,出賣同志,黨的組織陷入極度危險境地。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需要,中共虞臨邊區黨支部、伍姓村黨支部、麻村黨支部,改屬中共永芮虞解聯合縣委領導,在敵我拉鋸中“長期埋伏,等待時機”。

1947年4月,聯合縣委號召全縣共產黨員和人民群眾積極行動起來,配合太岳軍區第三軍分區部隊,肅清永濟、虞鄉境內國民黨殘余勢力。23日虞鄉縣解放,25日永濟縣解放。中共太岳三地委決定組建中共虞鄉縣委,趙一陶任書記;決定組建中共永濟縣委,任明道任書記。9月15日,中共太岳三地委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需要,又建立中共永樂縣委,同時撤銷中共永濟、虞鄉縣委,成立中共永虞縣委,任明道任書記。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1950年4月,中共運城地委決定撤銷永虞縣委,分別建立中共永濟縣委和中共虞鄉縣委。1961年4月,中共晉南地委決定“原永濟縣的山北部分和原虞鄉縣從運城縣劃出,恢復永濟縣建制”;5月,建立中共永濟縣委,下屬5個人民公社黨委;至1966年5月,中共永濟縣委下屬黨委18個,黨總支8個,黨支部352個,黨員5561人。

2003年,在中共虞臨永第一支部舊址建立“中共虞臨永支部舊址”紀念碑。2009年,建成中共虞臨永支部紀念館。2020年,永濟市委市政府提升改造,建設全新“中共虞臨永支部紀念館”。

記者走訪的當天,紀念館仍在有序施工中。據永濟市開張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建成后紀念館占地面積4000余平方米,展覽館400余平方米,影像廳100余平方米,配套設施全部到位,可容納200余人同時觀看。

中共虞臨永支部紀念館內的展示內容

西開張村黨支部、村委會大院,是中共虞臨永支部舊址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