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4-16

“少年黨課”已經成為平陸縣直初中的開學第一課 資料照片
“同學們,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無數仁人志士以他們的鮮血和生命完成了歷史的擔當,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這是在前不久平陸縣直初中開學后的第一節“少年黨課”上,校長孔令章給同學們講的一段話。每年的開學,對學生開展“少年黨課”紅色教育已經成為這所學校多年來堅持的慣例。從2017年開始,校長換了、學生變了,“少年黨課”總是堅持不斷,薪火相傳。該校堅持開設“少年黨課”,助學生明志、修身、致用,努力培養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而且該校將黨課教育融入教學、融入活動、融入“五育”中,形成了學校特有的紅色教育印記,為學生的成長厚植了成長的土壤,讓孩子們在紅色的校園氛圍里茁壯成長,讓紅色基因伴隨著孩子的一生。
紅色教育 融進課堂
“我喜歡這樣的課,同學們也都喜歡。課上既有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也有他們人生中的點滴小事,每次聽完課,我都很受感動,寫下課后感言。”初二學生陳佳藝說。
初二班主任老師柴會霞告訴記者,學校每年開展的“少年黨課”,既有千人以上的報告大課,也有小的形式的座談小課,通過多種形式來上。每次的黨課內容豐富,孩子們很愛聽。現在,圍繞著黨課,學校還開展講紅色故事、唱革命歌曲、繪英雄形象,通過各種活動讓孩子們受到紅色基因的熏陶。
初二歷史老師邵亞琴說,近年來,學校開展黨課進課堂,進校本課程。作為歷史老師,在講好歷史課的同時,更要講好革命歷史,傳承好黨的優良傳統。因此,在課堂上,她將歷史教學更好地和黨課教育有機結合,既讓學生學到了歷史知識,也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革命傳統教育,從而更好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助力他們成長。
近年來,平陸縣直初中在學校教育中,開始研發“少年黨課”校本課程,并做到“三結合”:“少年黨課”與學生成長規律相結合;“少年黨課”與立德樹人相結合;“少年黨課”與黨和國家賦予青少年的政治擔當相結合,教育廣大學生,傳播黨的聲音,傳承紅色基因,凝聚民族精神,培育中國力量。在教學中,制定教學計劃,明確教學內容。每個年級都有明確的教學內容,初一年級主要是規則意識和黨史教育。初二年級主要是責任教育,包括習慣責任教育、養成教育、公民教育和普法教育。初三主要是國情教育和勵志教育。在教學中,鼓勵教師黨員講黨課,更有利于展示交流、深入探討、相互點評,這樣的黨課形式更加活潑生動,更有益于觀點交融、深化學習、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取向。
在教師黨員講黨課的同時,縣直初中黨支部還開啟學生“點菜”模式,學校定期根據學生要求,由教師黨員登臺亮相進行互動式授課,把互動式學習的過程作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統一思想、推進工作的重要載體。主講黨員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設施,選取切口小、觀點明確的事例,進行入情入理、重點突出的講解,廣大學生深入討論,既圍繞講課主題發表見解,也針對講授方式進行討論。通過對黨章黨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紅船精神、右玉精神、工匠精神的重點學習,使廣大師生在思想上、行動上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日復一日,在黨員帶頭、學生參與、家長配合的“滴灌”式教育中,黨已逐漸成為廣大師生心目中前行的燈塔。
另外,支部書記、校長堅持每學期為學生上一節專題黨課。“少年黨課”的常態化、系統化、校本化,優化了教育生態,讓學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
孔令章告訴記者,“少年黨課”要扎實進行,不僅要制度內容明確,而且還要有嚴格的考核落實制度。學校每學期進行一次考核,通過專家講評、讀書活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群英辯論和家長問卷等形式,進行展示與考核,結果記入學生成長檔案,作為“美德少年”“最美中學生”“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的考評依據之一,讓黨史教育更深入人心。
主題黨日 更有“主題”
近年來,平陸縣直初中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找準黨建工作與教書育人的結合點,持續用好主題黨日活動這個平臺,著力探索開啟“少年黨課”紅色育人新模式,營造了“黨員人人參與,學生個個受益”的生動局面。
在實踐中,縣直初中黨支部堅持與黨員思想相關聯,與教書育人相結合,與黨建目標相融合,精心設計活動主題,突出教育實踐。
根據最新形勢、當前實際,結合黨員特點、學生需求等,每月精心制定活動主題,并邀請縣委黨校、團縣委、教育局、關工委、公安、司法等部門組建“少年黨課”專家團,進行破題研究,同時提交黨員大會、學生代表決定,在重溫入黨誓詞、繳納黨費的基礎上,進行個性選題,堅持每隔一個月左右為學生開設一次“少年黨課”,講國情黨史、講法律法規、講政策規章,并進行答疑釋惑……四年來,“少年黨課”覆蓋了全校200余名教師、1700余名學生、2000余名家長。走近黨員、走近學生、走向家長,用“滴灌”方式把黨的相關知識灌輸進學生的心中,教育學生理解、認同和擁護國家政治制度,傳播黨的聲音、傳承紅色基因、凝聚民族精神,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明確人生規劃。
開展“講習近平故事”“愚公移山”等主題活動,舉行升國旗、“我和國旗合個影”、板報競賽、觀看影片《遵義會議》《建黨偉業》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堅定愛黨、敬黨、跟黨走的信心,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系列慶祝活動的開展有力地拓展了“少年黨課”的內涵,激發了青少年為國奮斗的雄心壯志。
據了解,該校還邀請專家、老黨員講專題課。聘請該縣縣委黨校副校長、高級講師景會時為全體學生上黨課,輝煌的歷程、巨大的成就、偉大的事業、嶄新的征程、光明的未來……有關黨的歷史、現狀和未來在學生中引起不小反響。邀請收藏1500余枚毛主席像章、紀念章的73歲退休干部劉法有,帶領同學回味歷史,牢記使命,發揚拼搏精神,砥礪前行,鼓勵廣大學生用熱血和青春書寫新時代的芳華!邀請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荊保山同志,為全校師生作《在追夢中堅守》的專題報告,用奮發有為的事跡激勵廣大師生見賢思齊、向善而行、向陽生長。
教學新實踐 教育結碩果
平陸縣直初中圍繞上好“少年黨課”,開展多種形式教學新實踐,不僅營造了氤氳的紅色校園氛圍,以紅色基因浸潤成長,收獲了孩子們滿滿的紅色記憶,而且,在教學質量上,全校師生信心滿滿,朝氣蓬勃,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得到了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該校一直以來奉行“一個黨員一面旗”的工作理念,以培養有思想、有品位、有作為的教師為抓手,在主題黨日活動期間,邀請兄弟學校的教師、學生家長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教學、環境、管理工作。在廣大教師中推行《首席教師培養管理辦法》,通過專業培訓、以老帶新、師徒結對、家長聽課等方式,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化對做“四有”好老師、做學生“引路人”的理解。同時,學校的“耕墨”書法社、“創意”美術社、“青春”舞蹈社、“神鷹”航模社、“陽光”英語社、“藍火”乒乓球社、“音韻”合唱團等學生社團,也與“少年黨課”遙相呼應,共同助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主題黨日活動中,組織黨員干部和學生到烈士陵園參加清明祭掃活動,還吸納家長代表組建志愿者服務小分隊,與學生一起參加義務寫春聯、到縣中醫院參加志愿服務等活動,實現了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教育效果明顯。
在近幾年中考中,縣直初中在省級示范高中和普通高中的達線率與往年相比均有大幅提升,為各高中輸送了大量品學兼優的優質生源。
多年來,平陸縣縣直初中始終以黨建為統領,以“少年黨課”為抓手,堅持“文化引領、人本至上”的辦學理念,秉承“崇文報國、敬業樂群”的校訓,以“有文氣、有人氣、有名氣”為學校發展目標,以“有思想、有品位、有作為”為教師培養目標,以“會學習、會合作、會感恩”為學生培養目標。先后被授予“全國目標教學先進單位”“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楹聯教育基地”“山西省文明學校”“運城市素質教育示范學校”“運城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連年被評為平陸縣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
傳承紅色基因,優化育人環境。“少年黨課”的開展,讓學生們在校園里沐浴著黨的光輝,收獲著成長的紅色基因,為孩子們的成長奠基,為平陸縣直初中的教育教學質量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也為平陸的教育事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