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范小艷 樊亞娟時間:2020-11-03
金秋十月,碩果飄香。在臨猗縣角杯鄉齊吳路往西沿黃半坡地帶,一片片整齊劃一的柿樹林映入眼簾,柿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甜柿,猶如一盞盞紅燈籠,讓人垂涎欲滴。柿農們穿行林間正在進行采摘,客商們則忙著分揀、裝箱、發車,一派豐收喜悅的景象。
在角杯鄉張郭村,柿農李軍翟夫婦正在地里采摘甜柿。他家的10多畝柿樹今年喜獲豐收。李軍翟掩飾不住滿臉的喜悅:“甜柿園畝產差不多5000公斤,今年甜柿價格每公斤3.6元左右,比往年高出好幾毛,能賣個好價錢。目前采摘已經進入收尾階段。”
正在收購甜柿的廣東客商林武江說:“今年8月下旬開始,臨猗甜柿就進入成熟季節,比往年要早一些,這里的甜柿規模大、品質好,直接出口東南亞各國。”
晉桓甜柿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晉泉說:“今年甜柿價格高,雖然后期有所回落,但依然高于往年,柿農們都能賣個好價錢。”
張晉泉是角杯鄉張家營村人,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臨猗縣甜柿種植從無到有,目前全縣規模已達4萬余畝,當地群眾親切地稱他是黃河岸邊的“甜柿王”。
2005年,張晉泉建立了晉桓甜柿專業合作社,在角杯鄉西張家營、浪池等17個行政村設立分社,并成立了晉花綠果科技有限公司,形成“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為廣大社員和群眾提供全程系統化服務,總結出一套生產經營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為甜柿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合作社通過開辦技術講座、開展職業農民培訓等方式,累計培訓柿農5.6萬人次。晉花公司生產的甜柿專用有機肥,不但解決了凍害的問題,而且使甜柿成熟期提前了15天到20天。
該合作社實行柿樹托管。一種是全托管,主要針對無勞力有土地的農戶,田間管理作業全部由合作社協管員負責完成,甜柿收獲后依據總產量,每公斤收取0.15元的托管費。另一種是半托管,主要針對大多數普通農戶。結合種植戶實際,協商確定托管內容,如技術指導、農資配套、測土配肥、金融服務等,一般按總產量每公斤0.05元的標準收取托管費。對殘疾人和貧困戶,適當予以減免。
柿樹托管模式徹底解決了入社農戶“管不了、管不好”的難題。同時,也促進合作社力量不斷壯大,形成規模優勢。目前,合作社社員及服務對象由起初的百余戶,發展到現在的2800多戶,種植面積達2.3萬畝,年產甜柿0.8億公斤,總產值2.4億元。
為了叫響臨猗甜柿品牌,張晉泉注冊了“晉桓甜柿”商標,并根據外貿出口要求,制定了《甜柿標準化生產流程規范》,要求農戶嚴格執行,全力打造精品、高端、綠色、無公害產品,保障了甜柿品質不斷提升,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并獲得“山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出境水果果園登記證書”。連續多年,臨猗甜柿一直暢銷全國,55%以上產品遠銷俄羅斯、阿聯酋以及東南亞等12個國家和地區。
為了進一步升級甜柿產業,促進農民增收,今年以來,角杯鄉黨委、政府整合社會資源,申請國家財政技術培訓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在角杯鄉西張家營村培育種植“太秋”甜柿。依托中國林業科學院亞熱帶森林研究所、縣林業局的技術力量,著力打造“太秋”甜柿示范園,利用新技術打造新示范、新示范推廣新品種、新品種維持好品牌。該項目的推廣實施,必將成為推動角杯農業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
甜柿已成為角杯鄉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大特色產業,隨著銷售價格的一路攀升,角杯鄉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到甜柿種植的行列,滿樹火紅的柿子,也讓群眾的生活越來越紅火。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