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11-02
本報訊 10月28日,鹽湖區大渠街道羊馱寺村村民張晉有家,“煤改電”施工人員在安裝熱風機。“往年一到冬天,都是自己燒鍋爐,不僅花錢多,還得時時照看。現在好了,熱風機一裝,既暖和又干凈,還省下不少錢!”張晉有高興地說。
加快實施“煤改電”“煤改氣”工程,既是推進環境治理、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舉措,更是讓群眾清潔取暖、提高生活品質的惠民工程。鹽湖區把推進清潔取暖列為今年“十件惠民實事”之一,重點推進中心城區“禁煤區”外延10公里涉及的解州、車盤、陶村、三路里、東郭、北相、馮村等平原地區“煤改電”工作,努力實現清潔取暖全覆蓋。
為確保把實事辦好、讓群眾滿意,鹽湖區通過競價入圍的方式確定了40家企業,提供空氣能、電暖氣片、電鍋爐、熱風機等13個“煤改電”產品,供群眾選擇。同時,再次提高“煤改電”補貼標準,在采暖季每戶每月享受2600千瓦時、每千瓦時0.2862元的優惠電價基礎上,每千瓦時電再補貼0.1元,確保實行“煤改電”后,群眾愿意用電、用得起電。針對部分群眾購買空氣源熱泵等能效比高、制熱面積大的電取暖設備資金不足的難題,該區協調熱泵企業和銀行合作,通過授信、分期付款等形式,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我房子面積大,想安裝空氣源熱泵,可錢不夠,政府補貼4600元后,剩下的錢還能分期付款,咱也沒太大壓力。政府為老百姓想得周到,咱心里暖暖的。”陶村鎮張金村村民王海水說。
據鹽湖區能源局負責人介紹,今年該區計劃完成15個鄉鎮(街道)2.88萬余戶“煤改電”改造任務。截至目前,已改造完成2.1萬余戶。 (喬靖鴻)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