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武詠梅時間:2020-10-10
倉廩實,天下安。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安邦的大事,具有“壓艙石”的關鍵作用。河津市小梁鄉中湖潮村村民劉更澤是種糧大戶,他的家庭農場位于河津市汾河灘地,種有春播玉米40余畝、夏播玉米200余畝。眼下,夏播玉米已進入收獲季,劉更澤和妻子趁著晴好天氣忙著搶收玉米。看著玉米秸稈上一個個顆粒飽滿的玉米棒子,劉更澤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9月30日,在劉更澤的家庭農場,兩臺玉米收獲機各自擺開陣勢,開始作業。只見一臺收獲機開進地頭,所到之處,黃燦燦的玉米棒子就被自動收集到機倉里,玉米秸稈經粉碎后還田。另一臺收獲機則是玉米棒子、秸稈草料同時收,分別收集在不同的機倉里。按照一臺收獲機一天平均收70畝到80畝玉米來計算,200余畝夏播玉米用不了兩天就能收完。與人力相比,收獲速度可謂相當快。
談及今年夏播玉米的產量和銷售,劉更澤介紹說:“雖然今年農業生產受到了疫情影響,但降水量大,經過我們的精心管護,畝產上了500公斤,玉米的價格也超過了每公斤2元。今年,我們的玉米按照集中連片一體化收購的模式銷售,咱這200畝地收獲的10萬公斤玉米,按每畝800元的價格全部被客商收走,剩下的秸稈草料按每畝200元由本村養殖戶收走。而且收獲玉米和草料的費用由客商來出,節省了一大筆開支。”
劉更澤今年51歲,從2010年開始從事規?;N植,2015年創辦了家庭農場。從最初的110余畝地發展到現在的240余畝地。劉更澤干中學,學中干,切身體會到了“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道理,也感受到了規?;N植的好處。據他介紹,從事規?;N植,各種農資的使用量都大,與一家一戶相比,每畝的農資購買費用可以相對降低,管理更專業化、科學化,莊稼的產量呈穩定增收趨勢。收獲的時候也好收,不會因場地限制,影響收獲速度。他的家庭農場購置了種地、噴藥、運輸等各種農機具和噴灌設施,今年又建起了120余平方米的庫房,添置了三輪運輸車,干起農活來十分方便。2018年,他的家庭農場被評為“運城市示范家庭農場”。
對于下一步的發展,劉更澤信心滿懷地說:“作為種糧大戶,我應該自覺扛起糧食生產的責任,多產糧食,多為國家作貢獻。同時,嘗試發展蔬菜、藥材等經濟作物,提高土地的經濟效益,用勤勞的雙手譜寫腳踏實地的幸福,帶動更多的農戶增收致富,真正發揮出家庭農場的示范帶動作用。”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