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大山深處小康路
——垣曲縣望仙村推進脫貧攻堅小記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崔松良時間:2020-09-16

“走,進山‘收貨’去!”近日,垣曲縣歷山鎮望仙村的村民天天進山采收野生菌類和中藥材等。金秋不僅是糧果豐收的季節,也是村民們“靠山吃山”的有利時機,大家把這種“尋寶”方式叫作“小秋收”。

望仙村位于大山深處,原有120戶貧困戶。近年來,村民們通過發展上山增收、有機種植、特色養殖、鄉村旅游等方式,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闊步走上了小康路。

山上“挖金”

望仙村約有山林面積3.7萬畝,盛產野生猴頭菌、羊肚菌等特色食用菌,村民每年可采收野生菌5000公斤左右,收入逾百萬元。

建檔立卡貧困戶石紅偉夫婦告訴筆者:“我們常年上山采集連翹、黃芩、柴胡等野生中藥材,有時一天就能收入700元,僅采藥年收入就達6萬元。”像石紅偉夫婦一樣上山采藥的村民不在少數,僅此一項就為村里年創收100多萬元。“咱們有野生資源優勢,只要勤快肯吃苦,不愁掙不了錢。我就是靠著采藥供著兩個孩子上了大學,還在縣城買了樓房呢!”村民溫建偉喜滋滋地說。

“我們村還發展林下經濟,種植五味子、黨參、木瓜等中藥材1000畝,發展丹參、柴胡藥材基地500多畝,野生與種植兩手抓,真正讓農民實現‘靠山吃山’。”望仙村黨支部書記趙言紅胸有成竹地說。

地里“刨金”

“今年我們成功試種了50畝有機蔬菜和100畝有機玉米,施用的是配制酵素有機肥,不用化肥、不打農藥,產品供不應求,僅蔬菜畝均收入就可達4000元。”站在有機蔬菜基地的田埂上,望仙村瑤莊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車前進笑呵呵地說。

像這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望仙村先后涌現出了12個:“一口鮮”種植合作社因地制宜栽植了190畝櫻桃、板栗;茶葉種植合作社立足“南茶北移”發展了150畝綠茶;村里還依托合作社建起了木耳、香菇培育基地,僅黑木耳就可創收50萬元左右。

截至目前,望仙村有300多名留守老人和婦女在合作社務工,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賺錢”,平均每人每天可收入60元—80元。

養殖“生金”

“我家飼養500頭肉豬,其中100多頭每天早上趕到山上,傍晚回欄。這批家豬在山上吃的是野果、野草,喝的是山泉水,母豬與野豬雜交后繁殖的小豬肉質更好、價位更高。去年,我家養豬共收入150萬元。”養殖戶倪小勇高興地說。

貧困戶徐戰友則選擇飼養了200窩土蜂,土蜂每年采一次蜂蜜,每公斤可為徐戰友帶來100多元收入,一年能收入6萬元。村委會主任楊文龍說:“我們望仙村目前養土蜂1500窩,每年增收220萬元,不少村民靠甜蜜的事業真正脫了貧致了富。”

旅游“吸金”

望仙村毗鄰望仙大峽谷景區,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村民依托景區吃上了“旅游飯”,不少村民在景區靠餐飲和住宿生意實現了創收。貧困戶張小香在丈夫去世后,靠在景區賣涼粉、涼皮等年收入10萬元,為孩子在縣城買房置業;倪金社夫婦在村里辦起了民宿,月收入可達萬元……

賺錢的方式多了,群眾的思想活了。日前村民們以入股分紅的形式,將閑置院落120座、民房300間交由經紀公司代為開發,計劃打造集住宿、餐飲、休閑、度假、娛樂于一體的民宿康養基地。先期修繕改造的5座民宿小院,計劃作為示范點在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試運行。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