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0-08-14

山西皓美果蔬進出口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工人在分裝蘋果。 陶登肖 攝
□記者 陶登肖 范楚喬
近日,百件運城鮮棗(冬棗)在美國洛杉磯機場順利清關。中國鮮棗首次成功出口美國,標志著中國鮮棗達到國際標準,開始進軍歐美國家高端市場。這是果業大市運城實施省委、省政府做強“南果中糧北肉”出口平臺的一大成果,加快了我市果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鮮棗清關的喜訊令人振奮,我市逐年增加的果品出口企業數量和果品銷售訂單,也讓人更加相信,運城果業出口大有可為。今年1月至6月,全市出口果品及果制品12.36萬噸,總貨值1.343億美元。
杜紅羌,山西皓美果蔬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去年7月,幾個鐵哥們來到他家,苦口婆心地勸他退掉智能分選生產線設備,及時止損。“趕緊把機器退了,我們幾個一人給你拿幾萬,20萬定金咱不要了。這樣,損失少點。”“就是!花幾百萬買回來,也沒啥大用。”這是朋友們之前的觀點。
時隔1年,今年8月,幾個老朋友又找到杜紅羌,聊的卻是如何購買智能分選生產線設備的事。“老杜,你再給咱打聽打聽,看今年買機器有什么政策優惠,還有沒有指標,怎么辦手續?”“多虧你早早上了這套機器,智能化確實先進。”這是朋友們現在的想法。
事實證明了杜紅羌的遠見卓識,皓美公司果品出口效益也在他和員工的努力下不斷提高。
皓美公司位于臨猗縣耽子鎮,成立于2014年7月,是一家集果品銷售、貯藏、包裝、出口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2019年7月,該公司投資1500萬元建設占地20畝的高標準果品出口基地,建成6000平方米的出口分選包裝車間,并安裝了全套法國邁夫諾達智能分選設備。這套設備分選水果的速度可達到每小時4噸。
8月7日,在皓美公司的車間里,工人們在智能自動化分選生產線上忙碌著。清洗、烘干、選色、測病種、稱重……一筐筐蘋果經過分類、包裝,不久將出口到印度尼西亞等國。
“沒有上設備前,23噸水果的人工分揀、裝箱需要一個星期,現在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完成。不但效率提高了,而且肉眼看不到的霉心病、含糖量等,機器都能進行嚴格分級篩選,實現精準分類、統一質量、統一包裝。”杜紅羌說,“出口時,如果水果不符合要求,就會被退回,一切費用都得公司承擔。智能分選設備讓公司既節省了人力成本,又確保了產品質量。”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皓美公司分選的蘋果個頭較小,與平常見到的多數商品果有所不同。
“以前我們都認為商品果的個頭、面相、口感都要好。工人按照這個標準分揀后,大量紅度、口感不錯但個頭小的蘋果賣不出好價,只能以和落果差不多的價錢賣給果汁廠,讓果農白白遭受損失。”杜紅羌說,其實,不同國家的市場對水果大小規格要求不同,印尼、菲律賓等國的市場正需求個頭較小的蘋果。皓美公司找準了市場需求,將“小果”賣出了高價,為果農增加了不少收益。
目前,皓美公司每天可出口蘋果75噸,主要銷往印尼、菲律賓、俄羅斯、斯里蘭卡等國,年銷售額超過1.5億元。
“今年,由于疫情影響,許多果品出口貿易受阻,我們的訂單卻逆勢增加。我認為,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智能自動化分選生產線。”杜紅羌說,這套設備能夠上馬,市果業發展中心功不可沒。及時的政策補貼、技術指導等,讓他掌握了果品出口營銷新趨勢、新業態,接受了許多新理念、新方法。
據介紹,市果業發展中心在深入調研了解需求、加強培訓提升能力、廣開言路集思廣益、政策激勵促進出口、部門聯動做好服務、加大“請進來和走出去”工作力度、宣傳推介等方面持續加力,服務果品出口企業。
去年以來,我市先后投入1120萬元,在全市優選9家骨干企業,對新增的9條果品機械化分選初加工生產線予以補貼;投入300萬元,對15家果品營銷企業在購買貯藏加工設施設備等方面予以扶持;投入220萬元,對新建或改造的4000噸恒溫冷庫進行補貼;投入60萬元,對6個縣(區)培育出口企業工作進行補貼。這些獎補扶持措施,進一步提升了相關企業的標準意識、質量意識,提高了企業在加工、貯藏、分選、包裝等環節的水平。
近年來,我市水果出口秉承“推動出口創匯,打造運城蘋果品牌”的理念,借力國際市場,通過冷鏈運輸到世界各地,使運城蘋果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果品出口迅猛發展。山西運城果業出口平臺建設以來,果品出口的國家和地區由37個增加到68個;果品出口企業由19家增加到80家;果品年出口量由15.6萬噸增加到38萬噸,占全省總量的88%。其中,蘋果、桃、大櫻桃出口量分別占全國出口量的21.9%、28.69%和28.62%。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