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把綠色還給大山 讓效益造福群眾

——中電投垣曲200兆瓦風力發電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側記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0-08-06

記者 董戰軒 通訊員 趙言勝 張嘉偉

連綿起伏的中條山上,層巒疊嶂,云霧繚繞,在綠水青山的映襯下,巨大的白色風機葉片迎風而動,構成了舜鄉山城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8月1日零時12分,中電投垣曲風電項目東區首臺風機成功并網發電;8月3日23時,東區27臺風機全部并網發電。這標志著歷時5年、總投資17億元、總裝機100臺20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的中電投垣曲200兆瓦風力發電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

該項目作為國家電投集團能源科技工程公司首個自主投資的新能源項目,投產運行不僅可以為垣曲城鄉提供大量的清潔能源,推動當地經濟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還對運城及周邊地區的新能源項目建設產生積極影響,也是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和市委“五抓一優一促”經濟工作主抓手,在轉型發展中爭當能源革命“排頭兵”的生動實踐。

只爭朝夕

轉型升級打造標桿工程

“中電投垣曲風力發電項目,前期工程73臺風機已于2017年投產運行,目前,東區的27臺風機實現并網發電。這項新能源發電工程將會對后續我們公司自主投資的山西平遙、陜西黃龍、河南博愛、廣西賓陽等風電項目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可以說,這是新能源發電分公司為國家電投集團能源科技工程公司在自主投資新能源項目上打造的標桿工程。”中電投垣曲新能源公司總經理郭玉柱說。

項目建設伊始,中電投垣曲新能源公司就把該項目定位為山地風電的標桿工程,作為公司轉型升級的重要開端。

項目涉及區域森林覆蓋率近80%,通往風場的道路僅一卡車寬、坡度最大達18%……在這樣的條件下,要在山地乃至山脊上建設100臺風機、總裝機200兆瓦的風電場,無論是地勘、山地爆破,亦或是大件設備運輸或吊裝,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垣曲風電項目是我們建設過的最難的山地風電工程,對于設計施工和材料運輸等方面來說,都具有很強的挑戰性。”垣曲風電項目部總經理高玉來說。

對于久經沙場、驍勇善戰的風電人來說,面對再大的困難也從不妥協。針對特殊地形地貌條件對施工產生的影響,項目部采用兩臺裝載機前后“一拖一推”的辦法運輸風機塔筒、機艙輪轂、發電機等緩慢上山。在地質結構復雜、地表土淺的環境下,地勘提前介入,工程建設與場地平整同時進行。對挖方區進行結構性基礎埋設優化,在保證結構安全、巖石承載力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將工期縮短了近10天。在土石比1:9、北區風場升壓站高低不平的施工現場,通過試驗取證,將爆破出來的石塊就地利用,作為升壓站擋土墻的原材料,既避免了石塊外運帶來的安全隱患,也降低了施工成本。

據介紹,在建設北區AB雙回線時,由于地形地貌特殊,一臺400多公斤重的空壓機,只能由五六個人抬著上山,一批人抬上十分鐘就需要休息另換一批人,往往需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才能把空壓機抬到安裝現場;線路塔掏挖基礎的開挖,兩個人一組,耗時近一個月才能完成一個坑的開挖。

有了這支風電隊伍的“輕騎兵”,施工中遇到的困難一一迎刃而解。

該項目設計年上網發電量4.4億千瓦時,與相同發電量的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省標煤14.13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33.3萬噸,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與此同時,國家電投集團能源科技工程公司將氣象學與新能源技術進行深度融合,形成電力氣象技術,也首次應用到了垣曲項目上,形成了一種品牌效應。

不管是化解困難,還是創新技術,各參建方以只爭朝夕、攻堅克難的精神,沉淀了技術,豐富了經驗,賦予了垣曲風電項目作為“標桿”的重大意義。

“馬幫”運輸

保田護林打造“綠色工程”

提起“馬幫”,很多人都會想到,千百年來在大西南蜿蜒神秘的茶馬古道上,奔走著一群人趕著騾馬馱運貨物。而今,在千里之遙的中條山腹地,一支新的“馬幫”隊伍出現在通往垣曲風力發電項目山頂施工工地的山間小道上。

“聽說‘馬幫’來垣曲了,幾十匹騾馬,連著繩,馱著筐,上山下山,很是壯觀。這可是千年難遇的好素材,趕緊走,帶上相機,咱們瞧瞧去。”

“這都啥年代了,怎么還要用騾馬運輸東西?”

這支山里的神秘運輸隊吸引了當地及周邊群眾的好奇和關注。

這支“馬幫”隊伍由15名工人和48匹騾馬組成。每匹騾馬每天要馱運200多公斤的重物,往返30多公里,沿著蜿蜒曲折的山間小路,穿梭于密林荊棘之中。“這些騾馬馱運的東西,是咱們風電項目建設所需的搭架配件、砂石水泥等。”郭玉柱說,“動用‘馬幫’運輸隊,一方面是為了將項目基建所需的一些材料及時運輸到大型機械設備不能到達的陡峭險峻之地,另一方面考慮到大車運輸會破壞山上的花草樹木,會污染山里的環境,即便大車有條件運輸,我們也放棄使用而選擇了‘馬幫’這種能夠保護山林生態的特殊運輸方式。”

作為山地風電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對于環境保護、林地保護指標的要求非常高。該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中電投垣曲新能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地方政府、國家電投集團公司關于生態保護的各項政策要求,尤其是考慮到森林覆蓋率近60%的垣曲縣域實際,堅決支持和推動“全景垣曲、全域旅游”的發展戰略,制定了一系列林地保護措施,而騾馬運輸,就是其中一項獨具創意的舉措,不僅保護了生態環境,提高了工程效率,而且用生動實踐宣傳了環保政策,提高了社會群眾的環保意識。

不僅如此,“馬幫”運輸的故事還走進了當地小學的課堂,成為學習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鮮活教材,受到垣曲縣、運城市乃至山西省媒體的高度關注,相繼報道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我們在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少破壞、多保護,少壓覆、多防護,少污染、多防治的‘三少三多’原則,嚴格樹立林地、征地紅線意識,結合地形地貌設置擋墻、護坡、圍網等,有效防止滑坡,同時,采取特殊施工防護、植被恢復等措施,把綠色還給大山,致力于打造‘綠色工程’。”郭玉柱說。

暖心行動

回饋社會打造民生工程

“除了風力發電項目外,我們還投資8971.12萬元,在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鵬陶瓷生產車間屋頂建設了裝機容量12.74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已于2017年6月底全部投產發電,為企業安全生產用電提供了極大便利。”郭玉柱說。

在服務當地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中電投垣曲新能源公司還致力于民生領域,開展暖心行動,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疫情防控期間,該公司嚴格執行防疫物資采購、入樓體溫測量、樓內消毒通風、職工食堂分餐等要求,并積極開展防疫知識宣傳,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科學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有力保障了項目的生產運行。與此同時,該公司與垣曲縣慈善總會對接,捐助防疫物資,助力疫情防控,彰顯企業的擔當和作為。

據了解,垣曲縣愛心慈善超市建成運營之時,中電投垣曲新能源公司捐助10萬元愛心款。在新城鎮左家灣村開展的消費扶貧活動中,該公司積極動員職工參與購買當地貧困群眾的蜂蜜、木耳、蔬菜、水果等農副產品,以消費扶貧形式助力脫貧攻堅。

此外,在社會扶貧方面,該公司在新能源項目所在地附近的垣曲縣古堆小學開展了“映山紅”愛心助學活動,為學校捐建“映山紅”愛心書屋,捐贈電視機、圖書、文具等,持續以輔導授課、與特困學生“一對一”結對子等方式開展助學幫扶活動,使山村孩子感受到社會的關愛,贏得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一致點贊。

“中電投垣曲風電項目,是‘十三五’時期規劃建設完成的重點項目,為能源革命增添了新動力,為垣曲縣高質量轉型發展增添了新方向。在為當地企業和居民提供綠色能源的同時,中電投垣曲新能源公司積極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真正使效益造福于群眾,打造了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垣曲縣發改局局長林全虎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