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曹 飛 張學晉時間:2020-06-16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好“三農”工作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任務。今年以來,芮城縣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和增進群眾福祉的民心工程扎實推進,全縣上下以不折不扣的勇氣、真抓實干的作風、追求一流的干勁,切實把這一事關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大事抓好,鄉村面貌發生根本改變,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幅提升。
——牽頭抓總,統籌推進。美麗鄉村是芮城發展全域旅游的底色。該縣始終堅持以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為統領,成立以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主動對標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立足建設芮城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按照“十日攻堅、長久堅持、厘清責任、務實作為”工作方針,以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為導向,以鄉村規劃為龍頭,實施拆違治亂、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廁所革命、衛生鄉村5個專項行動等重點工作,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重點做好村莊“一拆三清一改”,持續推進“四治六化一創”集中整治攻堅行動,大力開展“五星級文明戶”和“四好衛生家庭”創建活動,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縣委書記張建軍、縣長尚玉良先后7次對專項行動進行安排部署、現場督導,為夯實農村環境整治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形成干部帶頭、黨員示范、群眾參與的良好氛圍。
——全面部署,厘清職責。鄉村美不美,事關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只有精準發力、馳而不息,才能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3月2日,芮城縣在全縣范圍開展為期100天的春季村莊清潔百日行動,切實改善和提升城鄉村容村貌,進一步美化農村人居環境。4月下旬,該縣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與全市正在開展的“愛國衛生運動季”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并將此項行動作為常態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統籌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的有力抓手。縣委、縣政府“兩辦”督查室聯合建立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專項督導檢查機制,將扶貧、住建、環保、交通、林業等相關單位納入成員組,各鄉鎮堅持每日上報當天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動態不間斷。通過明察暗訪、交叉檢查、召開現場推進會等形式,定期督查通報,表彰先進,曝光反面典型,并列入鄉(鎮)年度考核,考核結果與省、市、縣獎補資金直接掛鉤。
——他山之石,攻己之玉。4月24日,芮城縣主要領導帶隊,縣農業農村局牽頭,各相關單位、各鄉(鎮)負責人及示范村主干一行90余人赴鹽湖區、垣曲縣考察學習當地先進的經驗做法。在環境整治方面,考察團一行實地查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并與鎮村干部進行交流,詳細了解當地鄉村示范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和村莊運行管理;在廁所改造方面,借鑒臨汾經驗,堅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分戶(村)施策、示范引領、方便實用的原則,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積極推廣改廁新模式,科學制訂實施方案,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公開招標,嚴格規范施工,構建社會各界支持推動農村“廁所革命”的大格局。
——積極發動、營造氛圍。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千好萬好,環境整潔更好!穿梭芮城境內,標語橫幅、鄉村畫墻、廣播電視、手機微信群等宣傳陣地,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清潔衛生、環保文明的理念潛移默化地根植于群眾心中。通過宣傳發動、標桿引領,一批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典型接連涌現,昔日“臟亂差”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潔凈美的美麗鄉村新圖景。
在西陌鎮馬夭村,一盞盞路燈一字排開,一座座水泥小橋錯落有致,整潔的村容與周邊的田野自然交融。村頭學習室里,村民讀書看報、下棋娛樂,悠閑自在。健身廣場上,老人小孩或悠閑漫步,或伸腿展腰;偶有參觀者沿著鄉間小路駛來,享受著別樣的風景。駐村工作隊隊長郝衛軍說:“通過造林綠化,道路兩側種滿了新樹苗,門前實行‘三包’政策,村民的道德意識也得到了增強,昔日臟亂差的現象不復存在。”
在陌南鎮朱呂村,粉刷一新的墻面映入眼簾,以文明新風、健康生活等為主要內容的大型公益宣傳墻成為村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村委會拆墻透綠、街道兩旁見縫插綠,空閑地新栽植的綠化苗木花開正艷。“村子是一天比一天漂亮,外面來的客人都先夸贊一番。”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競相贊美著村里的變化。
——文明執法、春風化雨。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違建拆除牽扯的是個人的切身利益,歷來都是“難啃的骨頭”,是整治農村人居環境一道繞不開的重大考題。
陽城鎮地處交通要道,以集市為中心,各個門市林立,商戶們私搭亂建、擠占道路問題十分突出,部分路面甚至成為個人“寶地”。在拆違攻堅戰中,陽城鎮黨委、政府堅持把維護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拆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發放“明白紙”、入戶動員、黨員干部帶頭等多種方式,與每戶商家面對面溝通,挨家入戶宣傳相關法律法規,以“春風化雨”的工作方法,與群眾“零距離”交心交底。
按照有違必拆、和諧拆除的工作思路,芮城縣廣大鄉村干部逐戶發放通知書,宣講政策、溝通交流、消除抵觸情緒,做到“有法可依、文明執法”,既拆“建”之違,也拆“心”之違。兩個多月以來,該縣共拆除道路兩側違法建筑320處33400平方米,清理占道經營387處,沒有出現一起因拆除違建引發的矛盾糾紛和不穩定事件,做到了“溫情拆違、和諧拆違、安全拆違”。這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芮城溫度,更體現出芮城速度、芮城力度。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財政投入,更彰顯了芮城的魄力。按照“政府引導、群眾主體”的原則,該縣先后整合涉農資金1.9億元,大力實施完善提質、農民安居、生態園林、環境整治和宜居示范等五大工程,通過點、線、面相結合方式,形成強有力的工作動能和勢能,確保落實到位、完成到位。截至目前,全縣高標準創建衛生城鎮2個,建設衛生示范鄉村50個、省級園林村4個,打造省級美麗鄉村8個、市級美麗鄉村25個、縣級美麗鄉村36個,初步形成了縣有帶、鄉有片、村有點的美麗鄉村建設新格局。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