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賈海燕時間:2020-06-03
景鵬飛,碩士研究生學歷,農藝師職稱,運城市農業農村局種子站副站長,2017年,曾作為山西省唯一入選學員,赴德國參與中德青年農業能力建設項目。在脫貧攻堅戰役中,景鵬飛主動向組織申請扎根山區,帶領村民脫貧致富。2019年在脫貧攻堅的關鍵節點,景鵬飛來到夏縣廟前鎮南吳村擔任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盡管他今年才剛剛三十掛零,但憑著過人的膽略、為民的情懷、實干的精神,受到村民的夸贊。
傾力解難題
2019年7月,景鵬飛剛剛擔任廟前鎮南吳村第一書記,便逐戶了解貧困戶的家庭情況。貧困戶張永團的女兒張佳考上太原師范學院,一家人為籌不到學費而發愁,景鵬飛幫她申請了“雨露計劃”補助,填寫各項申請資料,最終“雨露計劃”資助5000元,牧原集團資助3000元,解決了張佳的燃眉之急,圓了她的大學夢。續夏雨爸爸、媽媽、奶奶都去世了,只有爺爺帶著她生活。續夏雨從小喜歡畫畫,讀高中后開始學美術。在高三沖刺高考的關鍵時刻,景鵬飛為了讓她美術專業和文化課都達標,順利考上理想的大學,幫她聯系文化課高考輔導部,并為她送去日用品。在他的幫助鼓勵下,續夏雨學習成績大幅提高,正全力備考。與此同時,景鵬飛還為貧困戶范六山女兒范蓉蓉、張根虎兒子張官橋申請符合專業的公益崗,他們就業有了著落,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為李保勤孫子李奇蕓(3歲殘疾兒童),聯系縣特殊教育學校輔導教育,聯系市中心醫院、市殘聯相關專家為他輔助治療。李奇蕓在專家輔助治療下,病情大有好轉。疫情期間幫助續高峰等10余人外出務工人員申請健康碼,開具健康證明,助力安全返崗……
田間傳技術
桃杏產業是南吳村的主導產業,多年來,由于村民不懂科學管理,不懂修剪、施肥技術,果品產量不高,品質不優。為了提升果品產量、質量,景鵬飛邀請縣(市、區)農業專家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到田間地頭給果農講授果樹修剪、施肥、套袋等管理技術,組織開展桃杏產業技術培訓60余人次。針對貧困戶文化底子薄、理解掌握技術慢等問題,他經過多次考察協商,在市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架起了南吳村與山西凱盛肥業公司的村企合作橋梁,對貧困戶進行一對一技術幫扶和全程指導。同時,他利用市級產業扶貧資金,帶領村民對村里的水井進行提升改造,增加水澆地150畝。桃杏產業在科學管理下,畝均增收1500元。
發展產業鏈
為了讓貧困戶徹底打消果品銷售和市場價格不穩定的顧慮,景鵬飛引導貧困戶加入夏縣兆豐果蔬合作社,采取“貧困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等發展模式,貧困戶由原來的“單打獨斗”變為“抱團發展”。合作社主要負責果農產前、產中、產后技術服務和銷售指導以及對接客商,并與每個貧困戶簽訂了產品購銷合同,合作社還和凱盛肥業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為果農提供平價優質化肥。目前,19戶貧困家庭77人加入合作社,每個貧困戶平均1.2畝果林,根據不同品種,每畝地純收入5000元—8000元,大大提升了貧困戶的收入。
為了讓貧苦戶徹底拔掉窮根,走上致富路,景鵬飛用所學專業知識,變“輸血型”扶貧為“造血型”扶貧,讓老百姓的農產品更值錢。今年,他積極爭取創建綠色防控示范區,申請綠色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綠色防控示范區全部使用太陽能農林殺蟲燈,每盞燈可覆蓋15畝—20畝地,促進桃杏提質增效。綠色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申請成功后,產品可以直接進入大型商超,每斤桃杏可增收1元,每畝地純收入近一萬元。他還積極嘗試探索與電商合作,與天天果園、阿里巴巴旗下盒馬、每日優鮮等電商平臺建立了聯系,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為貧困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