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朱 姝時間:2020-05-25
在“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現實條件下,作為精準扶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易地扶貧搬遷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
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難,我市扶貧辦超前謀劃、提前行動,揀這塊最難的骨頭啃,已基本完成搬遷工作。現在的工作重點,已經逐漸轉移到后續扶持工作上來。
在記者此次走訪中,深刻感到,不管是易地搬遷還是后續扶持,工作的關鍵還是要戰勝深植于我們運城老百姓心中的“守土、守業、守農”傳統觀念。唯有解決就業、致富等問題,才能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夏縣埝掌鎮在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推進中,打破這種傳統觀念,逐漸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首先是“立新業”,即狠抓產業。產業發展是搬遷群眾穩下來、富起來的“牛鼻子”,做好產業扶貧工作,埝掌鎮找準自身發展定位,開展“黨支部引領、合作社帶動、規模化發展”的思路,科學調整產業結構,合理安排種養產業發展計劃,增加“菜籃子”這類短平快產業項目。在產業項目推進中,不斷完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積極對搬遷群眾進行技術指導,以果蔬大棚產業,帶動搬遷群眾增收致富,促進了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為逐步形成穩定長效的脫貧機制夯實了基礎。
其次是“樂新產”,增加內生動力。埝掌鎮通過塑造蘆海云這一致富典型,以典型的帶動、以“真金白銀”的吸引力,精準激發搬遷群眾發展產業的內生動力。樂業是興業之基,依托地方特色扶貧產業,持續激發群眾脫貧增收內生動力,讓更多貧困人口摒除“等靠要”思想,從消極被動的“要我脫貧”轉向積極主動的“我要脫貧”。
不難看出,易地扶貧搬遷中,只有堅持以人為本,通過產業帶動、模范引領的作用,真正讓搬遷戶安居樂業,實現搬遷與脫貧同步。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