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治理中體現服務 服務中實現治理
——鹽湖區龍居鎮雷家坡村推進鄉村治理和服務工作紀實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04-10

仲春時節,鹽湖區龍居鎮雷家坡村綠意盎然,老人們三三兩兩地在村廣場或自家門口閑聊,孩子們撒歡兒地嬉笑追逐,各家門口的星級文明戶牌匾和公告欄里的榮譽故事,訴說著德孝傳家的正能量……如今,雷家坡村已經是鹽湖區乃至全市文明鄉風建設的榜樣和標桿。這里移風易俗、孝親敬老蔚然成風,這里民風淳樸、譽滿河東,是全國文明村。

近年來,雷家坡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發展的農村治理體系,學習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把創建鄉村治理和服務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治理中體現服務,在服務中實現治理。

今年,該村獲得2019年度“省級鄉村治理和服務示范社區”,并入選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名單。

黨建先行重民主

多年來,雷家坡村黨支部始終堅持把黨對農村各項工作的領導放在突出位置,每月的“三會一課”制度從不間斷,村里的重大決策由村黨支部討論后提交村支委會研究,并經黨員大會審議后,交村民代表大會決定實施,這就保證了把黨的政策方針貫穿于各項工作中。黨支部還明確提出,要求村民做到的,黨員要帶頭做到;要求黨員做到的,支部成員要首先做到;要求支部成員做到的,支部書記要率先做到,從而加強了黨支部對廣大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16年7月,該村黨支部被黨中央確定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黨支部書記楊啟剛赴北京參加了建黨95周年紀念活動,受到黨中央的表彰,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雷家坡村積極推進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村級重大事項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均嚴格落實“一事一議”和“四議兩公開”制度,村集體重大決策事項均要經過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并設置信息公開欄,對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信息及時公開。同時,該村還充分發揮老黨員、老干部、外出經商人員和新鄉賢的作用,及時向村委會建言獻策。

2015年,該村決定鋪設排污管道,徹底改變污水亂流的現象,這個項目在村民代表大會上得到一致通過。    (下轉第三版)

隨后的3年時間里,村里逐年對主巷道、主街道、支巷道進行開挖并鋪設排污管道。其間,雖然挖下水道導致很多村民門前的門坡、花草樹木等遭到破壞,并且很長一段時間給村民的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但是村民都非常配合,并且積極出力,沒有一句怨言。直到2017年,這項工程順利完工,全村污水全部排入市污水處理廠,村里再也沒有污水橫流現象,全村人都因此而受益。

該村黨支部副書記姚永計告訴記者,近年來,村里的很多工作能順利推進,離不開村民的參與和配合。“讓老百姓參與村級事務管理,保障村民對村務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大家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對村里的事就像對自己家的事一樣用心。”

德孝文化促和諧

雷家坡是遠近聞名的“德孝村”,在這里,德孝文化被化為點點滴滴的小事,扎根在每個人的心中。德孝大講堂、老年日間照料中心、農家書屋、志愿者服務隊、文藝宣傳隊“五位一體”構成了該村的“德孝文化苑”,德治工作在這里開花結果。

姚永計告訴記者,雷家坡人過光景不比錢多錢少、房大房小,就比家和不和、娃孝不孝、老人身體好不好;娶媳婦嫁女子不比田多田少、業大業小,就比家風正不正、口碑好不好;當干部不比干了多少政績工程,就比大家認可不認可、群眾中威望高不高……

之所以有這樣的好風氣,離不開村里多年來堅持開展的德孝文化活動,包括評選孝順媳婦、好婆婆、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文明村民等,共同演奏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強音。幾年來,該村共評選出87名孝順媳婦。其中,有5名被評選為鹽湖區十大孝順媳婦和百家孝順媳婦;村民雷晉剛家庭被評選為2018年度鹽湖區十大最美家庭;村民張秀芳家庭被評為山西省最美家庭和全國最美家庭。2018年,該村開展了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共評選出五星級文明戶106戶、四星級文明戶103戶,其余戶全部被評為三星級文明戶。

2018年開始,該村堅持每年在德孝大講堂舉辦重陽節活動,讓在家的子女上臺為父母行感恩禮、送新衣服、給零花錢等,在外回不來的子女為父母錄制一段祝福的視頻,或當場通過微信視頻聊天,表達對父母的愛和關懷。這項活動得到全村群眾的一致稱贊。

成立于2012年的雷家坡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是全村老年人的“第二個家”。目前,這里有30多個70歲以上的老人。每天,老人們在這里吃完飯,打牌、看電視、聊天,心情也更加舒暢。2019年8月,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頭條報道了雷家坡村養老工作的先進經驗。

“日間照料中心每天三頓不重樣,比在自己家吃得好多了,一個月只要100塊錢,孩子們在外面工作也放心了。”今年74歲的村民曲典菊告訴記者,“村干部總是處處為村民著想,為我們老年人著想,每年還給我們發衣服、發錢,我們很知足,生活在雷家坡感覺很幸福!”

服務群眾無止境

雷家坡村廣場周邊的3條主巷道,村黨支部分別設立了自治一條街、法治一條街和德治一條街,每條街道兩側的墻上圖文并茂地展示了自治、德治和法治的相關政策知識和要求,希望通過宣傳教育,對村民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前,我們的鄉村治理工作中,法治相對來說是短板,村民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和運用還不夠,總認為只要自己不犯大錯,法律就和我沒關系。”姚永計告訴記者,近年來,村“兩委”不斷創新方式,加強普法宣傳,引導村民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身權益,讓群眾學法、懂法、用法。同時,實行“網格化”管理,由村民調組織及時排解村民矛盾糾紛,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幾年來,該村沒有出現過任何刑事案件,沒有一起打架斗毆事件,也沒有出現一起村民上訪告狀的事件。

為了更好地服務村民,該村在水、電、路、通信、照明等基礎設施完善到位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社區服務中心、衛生服務站、綜治服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等機構作用,定期開展勞動技能培訓,使村民通過掌握技能增加勞務收入。村醫療衛生室保障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人管,2018年,全國醫改現場會曾在該村進行觀摩學習。同時,組建了4支志愿者服務隊,每周到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洗頭洗腳、洗床單、表演節目,讓老年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懷;由黨員干部組成一對一志愿幫扶對,定期到困難戶家中走訪慰問,幫忙料理家務,使全村涌現出一家有難大家幫的好氛圍。

“服務群眾不能怕麻煩,有些工作盡管是為村民辦好事,村干部依然要做好宣傳動員,通過和村民溝通,讓村民了解、理解,并得到村民的支持,只能這樣,才能把好事做好、做實、做細。”姚永計說,群眾利益無小事,村干部就是要為村民服務,要在治理中體現服務,在服務中實現治理。這樣,才能推動實現鄉村社會的和諧穩定,進而實現鄉村振興。

這些年,雷家坡村美名遠揚,共有13家企業被雷家坡好家風、好村風所吸引,先后在此落戶扎根,解決了村里400余名富余勞動力就業,引導村民辦起雕刻工藝廠、養殖場等,年人均收入達到1.3萬元。2019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首次突破16萬元大關。雷家坡村用鄉村治理和服務的實踐證明:人心就是生產力,道德就是競爭力。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