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忙趁東風喜耕田

永濟市春耕生產一線見聞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衛明珠 張二盼時間:2020-03-21

防疫農事兩不誤,忙趁東風喜耕田。春分時節,在廣袤的蒲坂大地上,干部一線送技術,農民備耕搶農時,農業機械顯神威,在田間地頭、溫室大棚、農資市場,處處繁忙有序,宛如一幅幅紅紅火火的“鬧春圖”。

技術服務到田間

“我家小麥發黃,長勢不好,請幫忙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3月17日,收到開張鎮棗圪塔村村民解勝軍反映的問題后,永濟市農業農村局技術站站長胡朝霞第一時間帶領技術人員來到解勝軍的麥田查探原因。經過認真查看分析,他們發現小麥發黃是因為遭到了低溫凍害影響,給解勝軍開出了噴施葉面肥的補救“藥方”。這是該市農技人員送技術到一線的一個鏡頭。

為確保疫情防控與農業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同推進,該市專門成立春季農業生產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副市長擔任,成員由農口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全面壓實責任,要求農業部門主動靠前服務。農業部門專門制定印發了《2020年小麥春季管理意見》,并派出了10個指導服務組,散發小麥、果蔬春季管理技術要點3000余份,通過線上線下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

蒲州鎮窯店村村民王海軍也是技術服務的受益者之一。3月19日,筆者在他的蔬菜大棚內看到,西紅柿、辣椒、茄子等蔬菜苗綠意盎然,農技人員胡安紅正在指導王海軍如何給菜苗上蔓及后續水肥管理技術。

“我新建了10個大棚,蔬菜苗剛剛移栽完成,但對于設施蔬菜管理我一竅不通,感謝技術人員從建棚、整地到栽苗給的一系列指導,還答應后續會繼續指導我如何進行管理。”王海軍感激地說。

“栲栳鎮任村綠豐蔬菜種植基地、虞鄉鎮雷家莊村王全鎖的日光溫室黃金蟠桃大棚、城西街道莊子村王永強的圣女果大棚……這幾天我們技術人員天天都忙得不亦樂乎!”胡安紅告訴筆者。

放心農資足供應

3月20日,筆者在永濟市北郊秉諾農資公司經營店看到,店內農藥、化肥等各類農資貨源充足,不時有農民進店選購各類農作物春季管理物資。店門口,工作人員正在將客戶訂購的農資裝車,準備配送到各鄉鎮農資門市店。

“客戶線上下單,我們線下免費配送到點,今天第一車農資要送往韓陽鎮、蒲州鎮王莊村、城西任陽村等農資店。”配送員邊忙著裝車邊對筆者說。

“之前受疫情影響,進貨配送可沒這么方便,多虧了市農業部門早早就為我們辦理了市內配送通行證和外地送貨車輛通行證,我們才能及時補充貨源,方便農民購買農資。”門店負責人呂廣豐說。

“為保障農民的農資需求,我們聯合交通、公安部門,開啟了農資運輸‘綠色通道’,審核發放市內車輛運輸通行證387個、省外車輛運輸通行證200余個,暢通運輸渠道,確保農資供應充足。同時,加強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和宣傳,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農資。”該市農業執法大隊副隊長楊立峰說。

據了解,截至目前,永濟市共儲備各類化肥5萬余噸、農藥4萬余公斤、玉米良種300余噸、棉花良種50余噸、農用地膜80余噸,可充分滿足該市農民春耕生產需求。

新型農機唱主角

3月19日,在蒲州鎮西文學村村民魏長河的地里,來自新科農機合作社的農機手駕駛著深松機來回穿梭,僅用了20分鐘就完成了4畝地的深松任務。魏長河說:“送到家門口的服務,真是又方便又實惠!”

“我們合作社利用微信群積極開展線上訂單、線下作業,就近派出農機手為農戶提供作業服務,很受農民歡迎。迄今為止,我們已出動了30臺農用機械,完成作業面積8000余畝。”合作社理事長李宏民介紹說。

3月20日,在栲栳鎮正陽村旭豐農業種植合作社的麥田里,合作社負責人陳旋正忙著對農場麥田進行無人機飛防作業。

“利用無人機噴灑農藥,省時省力效率高,還能達到防病殺蟲增產三重效果。”陳旋告訴筆者,他們合作社種植小麥500多畝,播、管、收全部實現了機械化。

筆者從永濟市農機部門了解到,為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春耕備耕中的主力軍作用,全力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進行,該市大力推行訂單作業“保姆式”服務,協調引導1520臺農機具投入春耕生產,截至目前已完成春耕面積3.8萬余畝。同時,組織十余名農機技術人員線上線下開展技術服務,督促指導農機經銷企業和基層維修網點做好配件供應和故障維修,利用智慧農機管理服務體系GPS技術平臺,實時掌握農機作業位置、作業面積,合理調配農機具。積極推行線上訂購農機具,“非接觸式”辦理農機購置補貼。

靠前服務解難題

3月20日,走進開張鎮高淮村村民陳冰峰的冬棗大棚內,一棵棵棗樹綠意盎然,他和妻子正忙著給棗樹掐尖。陳冰峰種植了18畝大棚冬棗,是高淮村設施冬棗產業帶頭人之一。

“剛開始我遇到了資金不足的困難,是鎮黨委政府及時幫我協調聯系了低息貸款!”陳冰峰說,“大棚冬棗比露天棗提前兩個月左右上市,品質好口感佳,經濟效益還高,今年管理好的話畝均收入預計能到三四萬元。”

據開張鎮黨委書記李興園介紹,從2015年開始,開張鎮著力引導農民發展設施冬棗,截至目前共有設施冬棗2萬畝,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為支持設施棗業發展,解決農民發展產業的實際困難,該鎮積極對接銀行幫助棗農辦理低息貸款,聘請技術專家對棗農開展技術培訓,成立鎮棗業協會,擴建冬棗交易市場,規范冬棗交易秩序,組建電商營銷團隊,擴大銷售市場。

和開張鎮大棚冬棗一樣,虞鄉鎮洗馬村的大棚西瓜也是永濟市的特色品牌。3月20日,筆者來到該村村民李學虎的西瓜棚內,綠油油的瓜苗開著米黃色的花,夫妻倆正忙著授粉。他告訴筆者,今年他種了9畝大棚西瓜,預計一畝能增收1.5萬元。

隨行的洗馬村黨支部書記陶雙紅告訴筆者,洗馬村種植西瓜歷史悠久,出產的西瓜沙甜可口、美名遠揚,從1997年開始發展大棚西瓜產業,目前全村有2000畝大棚西瓜,年可為村民增收2500萬元。

“我們通過統一優惠價采購物資,幫助農戶協調低息貸款,注冊‘蒲欣’西瓜品牌,統一規范銷售,全力扶持大棚西瓜產業發展,今年定會有個好收成!”陶雙紅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