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鄭天虎時間:2020-03-20
布谷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近段時間以來,在傳統農業縣稷山,廣袤田野里到處都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有的在平整土地,有的在施肥澆水,有的在給果樹剪枝……
戰疫情抓春耕,為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好基礎
3月11日,在稷峰鎮下迪村,4架無人機正在給小麥噴灑農藥。新技術的應用,不僅省時省力、安全高效,還降低了管理成本,為今年小麥豐產豐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這個特殊春天,作為農業主管部門的稷山縣農業農村局,第一時間召開班子成員緊急會議作出安排部署,成立了4個包村防控工作組,并給全縣廣大農民朋友發出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倡議書。該局黨員干部放棄節假日,堅守農村疫情防控第一線。為了防止動物傳播疫情,該局還迅速成立了動物傳染病疫情監測管理領導組,做到“三個到位”。一是宣傳到位,分管領導與責任股(站)室深入屠宰、養殖等一線防控企業進行宣傳,確保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操作,做好重點場所的消毒滅源工作。二是協調到位,領導組及時制訂防控應急預案,配合相關部門強化野生動物疫病防控,嚴禁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三是監管監測到位,責成專人對重點養殖企業、屠宰場等重點區域及環節進行有效監督,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調運、私屠濫宰、屠宰販運病死豬等行為。
春耕生產開始后,該縣農業干部積極幫助農民做好春季田管、春耕備耕和畜牧業生產,做好生豬、蔬菜等農產品供應。召開各鄉鎮農業副鄉鎮長會議,對全縣春耕生產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成立稷山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春耕備耕服務指導專項領導組,制訂《稷山縣2020年春季農業生產行動方案》《稷山縣農作物生產受疫情影響及應對措施》,成立糧食果蔬生產、畜牧養殖防疫、農資供應監管、農產品質量檢測、農田春澆保障、農機服務保障、氣象監測預警等7個春耕備耕服務指導工作組,印發小麥、果樹、蔬菜三大類春季管理技術要點2萬份。通過微信平臺宣傳、發放紙質資料、田間地頭巡回指導、在電視上連續播放農作物春季管理技術要點等形式,開展技術指導服務。
“盡管疫情給春耕生產帶來新挑戰,但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今年冬小麥苗情總體好于常年,實現夏糧豐產豐收有基礎。”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寧雙保說。
到田間作指導,讓綠色優質產品多起來
“鄭主任天天帶技術員來果園進行技術指導,很感謝他們?!痹诓檀遴l東蒲村泰豐果樹專業合作社示范園里,合作社負責人寧太保說。
他說的鄭主任,是縣果業中心主任鄭精杰。為了讓廣大果農不誤農時,及時對果樹進行剪枝、施肥,連續半個多月,鄭精杰帶領張立功、王曉鵬等技術人員,深入化峪、蔡村、清河等鄉鎮的十余個村莊,對果樹重點村現場指導。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繼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稷山縣提早行動,積極引導農民引進新品種蘋果、葡萄等,打造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擴大中藥材種植面積,以柴胡、遠志、瓜蔞、地黃、板藍根為主的草本中藥材達7萬畝,雙季槐5萬畝。開春以來,柴胡價格達到50元/公斤,黃芩價格達到11元/公斤,遠志價格達到130元/公斤,價格上漲明顯,農民的積極性增加。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1.7萬畝,蔬菜標準園創建工作正順利開展。全縣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0%開工,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工率90%。
小麥是稷山縣的主要農作物,該縣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持續穩定糧食面積,鞏固提升糧食產能,確保全縣糧食生產安全可持續發展。2020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65萬畝以上,糧食總產穩定在2億公斤以上。持續優化糧食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優質、專用小麥,增加甘薯、豆類等特色作物種植,穩定玉米種植面積28萬畝。不斷完善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積極開展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創新開展糧食綠色高質高效行動。
從大棚到餐桌,充分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
“喂,是邢老板嗎?我要5公斤草莓。對,在縣城富康小區居住。幾點送貨?下午3點,好,我在小區門口等你。”從正月十五開始,化峪棟源農牧公司草莓采摘園負責人邢真榮的電話是一個接一個,每天銷售草莓50多公斤,收入3000元左右。
面對疫情影響,稷山縣農民改變傳統銷售模式,采取網絡、電話預約,送貨上門,從大棚直接到餐桌,減少中間環節,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冬小麥主要是做好澆水、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等;蔬菜當前主要做好保溫、露地定植、病害預防等;果樹主要做好桃樹、蘋果和葡萄的修剪、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等;……”近日在稷峰鎮平隴村村民鄭安樂家里,筆者看到了一份縣農業農村局給廣大農民發放的春耕生產技術要點宣傳資料。
“這份宣傳資料可幫了我的大忙。這些天地里的小麥不知得了什么病,死苗黃苗不少,我一個電話打過去,技術員說是根腐病,讓我趕緊打藥。這不,情況好多了!”他一邊與筆者聊天,一邊談論著現在的干部作風轉變,實實在在為農民服務。
開好局,打好防疫、農業生產組合拳。應對疫情影響,稷山縣農業豐產豐收的底氣十足。截至目前,全縣已儲備化肥1.1萬噸,種子17萬公斤,農藥5.8萬公斤;小麥春澆20萬畝、追肥13.4萬畝,果園澆水3.2萬畝、施肥3萬畝、間伐改型0.71萬畝。同時,重點培育一批綠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打造一批全國知名的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