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王振川時間:2020-03-05
按照老家的習俗,正月初一的中午,一般要吃火鍋子。火鍋子是父親的作品,今年終于跟他老人家學了一招。
我從十幾歲開始照料火鍋子,但一直是小孩子游戲的心態——不停地搭柴搭炭,不停地用扇子扇火,不停地給鍋里加湯水……總要玩鬧很久才算罷休。
往年,也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的,今年,我感覺自己年齡不小了,要學會“傳幫帶”,就帶著小外甥一起干。
火鍋里原本燒的是木炭,我看見院子里有果木柴,心想,果木火鍋一定是別有風味的,就往火里加了幾根蘋果木的短柴,火苗子馬上就旺了起來。
父親正在忙別的,瞅了一眼火鍋,急了:“怎么能這樣呢?”
他走過來,一邊拿火箸把果木柴夾出扔掉,一邊給我講道理:“爐底有一點點火就正好,火苗子太旺了,就會把中間的菜和肉燒煳。”
他提起火鍋蓋子,用筷子小心地把鍋里肉片撥弄了幾下,讓它們離中心的爐壁稍微遠一點兒。
我說:“我每次看見肉片粉條白菜的邊邊燒煳了,都特別高興,火鍋子不就應該這樣嗎?”
“燒煳了總不好看。”
火鍋子每年吃不了幾次,很可能只有正月初一這一次。父親想讓他的家人,好好嘗一嘗自己的杰作,不想有半點兒的遺憾。越到晚年,就越要講究,越要精益求精。
我們家鄉的火鍋子,早期是砂火鍋,后來有了銅火鍋。底下裝的是粉條、海帶、白菜,中間是炸豆腐、酥肉、丸子,頂層鋪著層次分明的大肉片。層層裝好之后,用蔥蒜姜調料面醬油鹽等,調制一盆湯水,從上邊澆入。生著火以后,要根據鍋里的情況,慢慢再加一些湯水。
火鍋子是正月初一的主菜,最后上,配著熱好的饅頭,油潑辣子。雖然年年都吃,但大家每次吃時都會興奮,都會贊嘆,是過年時候的一個小高潮。
有時候,我們家與時俱進,想在家宴上加一些新鮮的炒菜。但事實證明,炒菜其實都是多余,大家真正喜歡的還是火鍋子。
怪不得父親這么重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