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0-03-03
□記者 樊朋展 李政奇

▲鹽湖法院通過互聯網法庭審理一起合同糾紛案 樊朋展 攝
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各級法院迅速行動,堅持疫情防控與審判執行工作兩不誤,一方面積極參與疫情聯防聯控工作,一方面采取靈活的辦案方式,審判執行不停,司法為民不減。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代理院長趙斌強調,全市法院要努力發揮審判職能,為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密集出臺多項舉措
為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
疫情發生后,市中院黨組高度重視,從1月26日以來,先后制定了《關于加強疫情防控的預案》《疫情防控領導機構及職責》《關于加強疫情防控的通知》《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審判執行工作的通告》等多份指導性文件,確保了運城兩級法院的疫情防控不松懈和審執工作不停擺。
2月15日,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和社會大局穩定,市中院召開了專題審判委員會,研究出臺了《關于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保障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的若干意見》12條。12條《意見》從打擊犯罪、服務民生、加強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為我市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是否構成不可抗力?”“以受疫情影響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為由,請求解除合同,如何處理?”……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對我國企業經營產生了影響,而且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許多新矛盾、新問題,由此可能引發一系列合同履行、公司治理、房屋租賃、公益捐贈、勞動爭議等矛盾糾紛。
近期,市中院連續兩次召開了審判委員會,就疫情可能引發的民商事相關法律問題進行了認真討論研究,出臺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商事相關法律問題提示》50條。這50條提示,回應了社會關切的民商事相關法律問題,為人民群眾和企業經營決策者提供了參考,為社會經濟平穩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提供了優良的司法環境。
2月27日,市中院出臺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互聯網庭審的工作規程(暫行)》,規范了我市各級人民法院線上庭審秩序,維護了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保障了互聯網庭審活動的正常進行。
這些舉措意見的出臺實施,為我市疫情防控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隔空庭審”
各方不見面庭審“走云端”
2月26日,市中院在保證程序合法的前提下,又成功利用“云庭審”審理了一起民間借貸案件,并當庭予以宣判。
據了解,上訴人柴某與被上訴人張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該案件原定于春節后開庭審理,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開庭被迫延期。該案主審法官楊云芳主動與雙方當事人聯系溝通,為了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早日得以實現,最大程度降低當事人因訴訟產生人員流動和人員交叉感染的風險,服務防控抗疫大局,建議雙方通過“云上法庭”互聯網庭審系統進行遠程開庭,并征得了案件當事人的同意。
庭審開始后,上訴人、被上訴人及代理人的畫面和聲音,清晰流暢地展現在了電腦屏幕上。合議庭利用遠程視頻組織庭審,通過視頻連線完成了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和法庭調解。合議庭在查明事實、調解達不成協議的情況下,當庭予以宣判,雙方當事人均表示滿意。整個庭審過程中,畫面、聲音傳送清晰,審理進程規范有序,實現了讓當事人足不出戶,便能享受高效、高質量的司法服務的目的。
同時,市中院在疫情防控期間,堅持“兩手抓”“兩不誤”,采取多種措施,盡最大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減少疫情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影響和不便,積極借助互聯網,針對責任清晰,雙方爭議不大的民事案件,探索簡便易行的互聯網審判機制,確保審判工作平穩、有序運行。
為了緩解疫情對審判工作的影響,市中院司法技術處經多方努力,協調安排,目前,后臺可以同時為10個庭審提供端口接入服務保障,只要當事人不超過9人的民事和行政案件庭審,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法庭進行審理。
電話多溝通 執行“網上見”
疫情期間,政府號召大家少見面、不走動、莫聚集,法院的執行工作主要就是和人打交道,這可怎么辦?借助執行指揮管理平臺,通過網絡查控系統、網絡事項委托系統、移動執行APP等,多措并舉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這是法院執行部門的主要舉措。
為盡可能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執行工作帶來的影響,平陸縣人民法院執行局采取多種措施,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依托信息化建設成果,積極推行“線上執行”為主、“線下執行”為輔的應對措施,充分利用電話、短信、智慧送達平臺、微信等方式推進案件的執行工作。
申請執行人呂某與被執行人王某因勞務合同糾紛案,在法院主持調解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王某分期歸還呂某勞務費2.5萬元。在主動給付1500元后,剩余款項王某不再按時履行,呂某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該院執行局年輕干警孫志鳴是該案的承辦人。春節期間,孫志鳴回太原老家過年,因為疫情的原因不能按時返回平陸上班。雖然身在外地,孫志鳴卻絲毫不放松對案件的辦理,他利用手機,通過移動執行連線的方式組織雙方和解,經當事人同意,三方視頻連線。在孫志鳴的耐心調解下,雙方達成和解執行協議,這起執行案件圓滿隔空執結。
群眾在心間 為民無止境
“智能運小法”機器人上線
近期,市中院微信公眾號平臺上線了“智能運小法”機器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廣大群眾提供有關疫情專業的智能化法律服務,實現了專業法律服務知識24小時服務。
市民只需要在微信搜索“運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公眾號,選擇“司法公開”功能欄,點擊“智能運小法”即可進入疫情法律服務專區。
“智能運小法”機器人疫情法律服務專區分為疫情實時跟蹤、疫情機器人、疫情資訊三大板塊。疫情實時跟蹤可有效針對本次疫情,提供實時準確的數據跟蹤;疫情機器人為廣大群眾提供24小時智能疫情咨詢和疫情法律問題問答服務;疫情資訊覆蓋疫情動態、疫情法律知識普及、官方辟謠、各地政令等多項服務。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