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0-01-15
創建優質品牌 擦亮城市名片
打造轉型升級“金鑰匙”
—以品牌創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運城實踐
記者 付 炎 通訊員 毛 婷
品牌是消費者和生產者共同的追求,品牌建設代表著供給側和需求側升級的方向。品牌發展水平是企業、區域乃至國家整體競爭力的體現。在新時代,品牌還是城市發展的新亮點、新形象,引領著城市發展新坐標。
為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運城擴大開放,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科學決策,2018年年底把品牌戰略工程列為全市民營經濟改革發展“五大工程”之一,出臺了《運城市民營經濟品牌戰略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成立了市品牌戰略工程領導小組。
為確保《實施方案》落地生根,實現我市優質品牌數量顯著增加、品牌影響力和支撐力顯著增強、品牌建設支持激勵政策健全完善的總目標,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直相關部門和各縣(市、區)政府和全市企業的支持配合、共同努力下,新組建的運城市市場監管局,堅定扛起領導小組辦公室單位的主體責任,把推進實施品牌戰略工程列為年度重點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開拓創新、綜合施策,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品牌創建,思路決定出路
對運城市市場監管局來說,全方位地組織開展品牌創建是一項全新的工作,無異于“摸著石頭過河”。即便如此,也要以堅如磐石的信念“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為了少走彎路、拓寬思路、務求實效,2019年上半年,運城市市場監管局派出由分管副局長帶隊的考察組,到品牌工作開展較好的地區進行專項考察。通過考察學習,該局認為,創建優質品牌、打造城市名片,企業是主體、政府要統籌;品牌培育和品牌推廣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此后,該局積極借鑒省內外經驗做法,結合運城實際,加強統籌協調,銳意探索創新——
緊扣《實施方案》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在實踐中逐步確立了“企業創品牌,政府打名片”的全市品牌工作總思路。在全市企業(組織)層面,通過培育、推廣,爭創優質品牌,獲取最佳品牌溢價;在提升城市形象層面,聚焦精品,精準發力,打造若干張能夠代表運城城市形象的“金名片”,提高運城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在品牌培育和創建上,形成了“市縣聯動,綜合施策”的推進思路。在市級層面,發揮部門職能,組織開展系列活動,抓重點,推全面;在縣級層面,緊扣區域產業實際,強素質,抓特色,綜合運用規劃先行、標準引領、技術創新、質量提升、引導扶持等舉措,形成全市“一盤棋”的共建格局。
在優質品牌確定上,形成了“好中選優,優中選精”的遴選思路。依托第三方專業公司對全市申報的企業(組織)嚴格按標準、按程序逐家評價,遴選出一批優質品牌作為市級層面扶持引導品牌,并從中選出幾個精品品牌作為重點宣傳推廣的運城城市名片。
在品牌傳播推廣上,形成了“多平臺推廣,雙層次發力”的工作思路。從2020年開始,在運城日報、運城廣播電視臺開辟專版、專欄,高密度宣傳推廣優質品牌,開展運城城市名片公益宣傳,并謀求在上級媒體和各級新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同時,要協調各成員單位積極發揮職能作用,組織優質品牌參加省內外各類品牌展會,在大中城市設立品牌專柜,做好優質品牌集中展示工作。齊頭并進,推動政府層面主打城市名片,企業層面主打優質品牌。
品牌評價,用實力說話
在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中,誰能搶占先機,誰就能站到前列。在相關前期工作充分準備的基礎上,一系列創建工作隨之鋪開。
2019年4月4日,市政府召開全市質量大會。會議對推動落實品牌戰略工程作了專門安排部署,明確了品牌戰略工程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和方法步驟,初步形成了政企聯動、合力打造優質品牌和運城城市名片的共識。
當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借助運城工業品牌推介會專場活動、“質量月”宣傳活動和全市質量強市領導組聯席會議,市政府分管領導就品牌建設工作再動員再部署,運城市市場監管局也3次向各縣(市、區)政府、市直有關部門、參會企業宣講全市品牌建設總體規劃和重點工作安排。
創建優質品牌、打造城市名片,必須做好做實評價遴選工作,選準主攻目標,形成工作抓手。
運城市市場監管局通過政府采購方式確定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作為第三方機構,具體實施品牌評價工作。雙方共同研究制訂了《運城品牌發展評價規范》和具體實施方案。《規范》緊密結合運城的實際情況,科學確定了評價項目和評價方法,項目包含品牌建設、品牌質量、品牌文化、品牌創新、品牌信用、品牌口碑、品牌效益等7個部分、42個二級評價指標、47項評價內容。每一部分評價內容均明確了標準分值,滿分共1000分。
2019年9月—11月,市品牌戰略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縣(市、區)政府,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市直各成員單位發送《關于開展運城市首屆品牌創新成果評價工作的通知》,對企業(組織)申報條件、申報材料、申報程序作出具體要求。申報結束后,運城市市場監管局組織131家企業(組織)參加了全市品牌評價項目啟動大會,并邀請福州大學、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等單位的國內知名品牌專家對《品牌評價規范》作了專題輔導培訓。第三方機構通過基本條件篩查、資料評審、現場評審、調查驗證,對報名企業逐家進行評價。在最重要的現場評價環節,3個評價小組的20位專家歷時20多天,按照規定程序對申報企業(組織)逐一進行了客觀、系統、獨立的評價,并逐家提出了品牌建設的方向和改進建議。在網絡調查驗證環節,超過25萬名市民參與了品牌網絡測評,提高了此次品牌評價的效果和影響力。
通過品牌評價,遴選出50個市級拳頭品牌,分別為10個綜合品牌和40個單項品牌,單項品牌又分為創新品牌、信用品牌、口碑品牌、效益品牌各10個。山西建龍、大運汽車、亞寶藥業、山西中農樂、南風化工、絳州澄泥硯等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品牌入選其中,一批具有扎實基礎、富有發展潛力的“小巨人”企業(組織)脫穎而出。市政府向50個優質品牌發放了總額300萬元的扶持引導資金。
名品名牌,閃現“真金”本色
一年來,市、縣兩級把品牌創建納入了區域經濟發展總體規劃,聯動發力,各施良策,大力推動新品牌創建見成效,老品牌煥發新活力。
各縣(市、區)政府和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緊扣區域產業實際,強力實施“品牌興縣”戰略,以創建商標品牌為抓手,確立了“好中選優、優中推強、重點扶強、以點帶面”的品牌發展思路,在打造工業、農業、服務業、區域公用品牌上下功夫,使品牌建設成為引領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部分縣(市、區)邀請業界專家深入一線專題指導,使品牌工作延伸到了“最后一公里”。在“3·15消費者維權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和“5·10中國品牌日”等關鍵時間節點,利用報紙、電視、宣傳冊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使品牌知識深入人心,使品牌創建有了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部分縣(市、區)開展“干部入企”等活動,以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為主體,從商標設計、使用、包裝上推出了“幫扶套餐”,實施了全方位、定向化、全過程服務。擇優確定了一定數量的優質品牌,形成縣級拳頭品牌方隊,在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發揮了重要引領和支撐作用。
如今,全市多數企業(組織)對品牌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擦亮品牌已經成為企業的主動追求和自覺行動,紛紛表示要把品牌創建擺在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位置,在品牌投入、建設、營銷和保護等方面強化要素整合,著力構建品牌建設體系,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價值。可以說,品牌戰略工程給運城各行業帶來了一場“思想革命”,全市范圍內初步形成了培育自主品牌、保護自主品牌、爭創知名品牌的濃厚氛圍。
如果說思想轉變是“無形的資產”,那么《運城市品牌評價規范》《運城市品牌評價作業指導書》《運城市品牌評價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創新性制度建設就是“無形資產”的變現,使我市品牌創建工作從最初的“摸著石頭過河”轉變為如今的“心中有數”“干事有譜”,在實踐探索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運城蘋果”“運城面粉”等區域公用品牌正在產生巨大價值;山西建龍、大運汽車、亞寶藥業等企業在品牌建設中融入濃厚的企業文化,正在形成強勁的品牌核心競爭力;華恩實業、石藥銀湖、巨龍風機等技術創新型企業正在以創新引領發展,持續提升品牌知名度;絳州澄泥硯、宇達青銅、運城鹽湖等文旅品牌正在宣傳城市文化中發揮積極作用;稷山康寧護理院、新民玻璃、瑞恒農業等企業正在創新探索新型商業模式之路上闊步前進。
去歲曾窮千里目,新年更上一層樓。品牌建設是一項需要持續用力、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新年伊始,市品牌戰略工程領導小組就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拼搏精神,謀劃部署全年工作。
2020年,我市將以50個市級優質品牌為主攻目標,組織開展定點指導、培育扶持、集中展示、宣傳推廣等系列行動;將以科學方法確定代表城市形象的運城名片,大力度組織開展公益宣傳活動;將進一步健全完善《品牌評價規范》等系列制度,使之升華為運城地方標準,并以此為指導,組織開展第二屆品牌評價工作;將持續調動各縣(市、區)政府、各行業主管部門、各類企業(組織)品牌創建積極性,各顯神通,聯動發力,推動全市名品名牌綻放異彩、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將持續營造“人人關注品牌、人人支持品牌”的濃厚氛圍,在全市“一盤棋”的大格局下,打造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金鑰匙”,奮力推動運城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邁出新步伐、鑄就新輝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