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陸縣柏樹嶺古柏 該樹位于平陸縣部官鄉上牛村柏樹嶺山神廟前,樹齡約1200年,這是一棵需三四人才能合抱的古柏樹。此樹斑駁嶙峋,盤根錯節,枝干向四面平伸輻射,濃密的樹冠如同一把巨大的綠傘,又像一個天然涼棚,迎候著四面八方的賓客。 相傳,周倉從鹽池拉鹽時就在這古樹下乘涼休息過,也有唐宋時期的民間傳說故事。古柏之粗壯雄奇,足以見證其年代之久遠。古柏樹心幾經雷電起火,燃燒痕跡猶存,而樹身局部像大象的頭、眼、鼻,更如一尊壽星頭像。
▲鹽湖區常平家廟鳳柏 在常平家廟娘娘殿西側,有一全裂式千年巨柏,很像一只展翅騰飛的大鳥,其頭、翅、尾樣樣俱全,人稱“鳳柏”。 這里還有個神奇的故事——就在這棵柏樹剛剛成材時,當地有位老財主要用其做口柏木棺材。第二天,他正準備開鋸取樹,忽然狂風大作,一個驚雷將樹劈為兩半。老財主見狀驚恐萬分,便急忙敬香向關帝乞求恕罪,并用鐵箍將裂樹箍了起來,如今尚可看到那鐵箍已深陷于樹中。后來,此樹又煥發生機,長成如今這飛鳥似的造型。
▲鹽湖區常平家廟龍柏、虎柏 這兩棵千年古柏,樹齡均為1800多年,周長約有4米,樹干蒼勁,枝葉繁茂,見證了關帝家廟這一當今世界上最早紀念關公的發源地。東邊的古柏形如蒼龍,昂首奮身、勢欲凌空,稱為龍柏(上圖);西邊的古柏,根部兀然突出個大球狀,酷似猛虎頭,稱為虎柏(下圖)。當地群眾傳說,這是青龍和白虎的化身。
▲平陸縣杜馬鄉賢良古皂莢 該樹樹齡約360年,生長于農戶院頂麥場上,樹冠很大,生長旺盛,樹形完美,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全村的吉祥樹。
▲鹽湖區舜帝陵廟文管所連理柏 此柏位于德孝圣地舜帝陵廟神道中軸線上,為舜陵核心景觀之一。據明代《安邑縣志》、清代《鳴條古柏錄存》記載,該樹傳為大禹所植,稱為連理柏,民間俗稱“活柏抱死柏”。雖經四千余年風雨剝蝕,但其依然體態健碩,是華夏文明見證的活化石。 連理柏樹根盤根錯節,神韻十足;樹瘤形態各異,造型奇特;樹身造型優美,一枯一榮,陰陽相抱,依偎相伴;樹皮木質線條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樹冠枝老葉翠,綠意盎然,引無數文人墨客吟詩作畫,嘆為觀止。 據考證,全國目前此種造型之樹不足五株,當屬我國林史之奇跡。
平陸縣坡底鄉七灣村古橿子櫟 這棵古橿子櫟樹齡約500年,長在沙礫巖上,周圍環境比較差,但長勢很好,是平陸該樹種中樹齡最大的。據省專家鑒定,樹齡估計更長,在本樹種中可能是全省最古老的樹木,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歷史研究價值。
▲垣曲縣蒲掌鄉落家河姊妹豹榆樹 豹榆樹生長緩慢,能夠成為參天大樹的為數不多,洛家河的姊妹豹榆樹形體優美、姿態妖嬈,更屬世上罕見。 姊妹豹榆樹樹齡約500年,其憑借發達的根系,在山勢陡峭的山崖邊巍然屹立,身高達25米左右。其身布滿斑點,如同獵豹一樣。 遠觀豹榆樹,仿佛看見兩位身材秀長的美女,說是姊妹樹一點兒都不夸張。
▲垣曲縣歷山鎮三里腰村華山松(又名迎客松) “樹身挺拔如玉柱,虬枝伸展似蒼龍;山風陣陣頻招手,笑迎嘉賓上山客……”這是《垣曲縣志》記載垣曲華山松的詩句。這棵華山松位于歷山鎮三里腰村,樹齡約500年,佇立在一道嶺坡上,其形狀猶如張開的綠傘疊立。其伸展的松枝,掛著串串松果,如閣樓鈴鐺,在山風的吹拂下不停搖晃。 迎客松是歷山的地標,自古以來就是垣曲旅游的名勝,被譽為垣曲古八景之一。來歷山的游客到了三里腰山埡,就會被它的挺拔俊秀、偉岸蒼勁所折服。
▲平陸縣三門鎮將窩村黃堆古皂莢 該樹樹齡約500年,生長于麥場中,地圍達到5米以上,樹心已空,遠觀樹形像天鵝的兩個張開的翅膀,很是美觀。 據當地百姓傳說,這棵樹每逢災年時就會結皂角,也是一棵預示年景的古樹。
總策劃:王功成 樊峻峰
策 劃:王亞東
文 字:高萬敏 郭紅秀等
攝 影:李新愿 薛振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