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

深耕細作“后服務”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楊紅義 張曉麗時間:2019-12-23

本報記者 楊紅義 張曉麗

毗鄰學校的小區和寫字樓內,形形色色的輔導部、培訓班如過江之鯽——這道奇特的“風景線”,對于今年秋季開始招生的大運小學來說卻是難得一見。

孩子放學早,家長下班晚,沒時間接孩子的難題困擾著很多學生家長。與此同時,魚龍混雜的校外培訓機構、參差不齊的從業人員素質,加之辦學條件簡陋、安全隱患突出,讓家長們無所適從、倍感焦慮。根據市教育局的安排,大運小學深入調研,開設課后服務班,每周一至周五放學后開展一個小時的閱讀、興趣活動、勞動技能等課程,聘請舞蹈、合唱、足球等專業老師代課,讓孩子們的課后生活豐富多彩。

曾一度,孩子們一放學就直奔輔導部,從一個教室趕往另一個教室;現如今,放學后,在等待家長接送的時間里,孩子們各得其所:有的參加興趣班,有的接受心理輔導,有的在老師輔導下寫作業,家長們再無后顧之憂……

課堂教學高標準,課后服務無止境。2017年以來,我市教育部門堅持拆、建結合,在深入開展校外培訓機構規范整頓的同時,在全市所有公辦非寄宿制小學廣泛開展課后服務工作,以不斷做大的“后服務”提升教育的溫度,使家長和孩子們如沐春風、如淋甘露。

“拆”后門——

犁庭掃穴,整頓不合格校外培訓機構

在某酒店大樓的畢加索美術培訓機構,查辦該機構無辦學許可證和超范圍經營等問題;封停多次敦促仍無辦學許可證的斯瑪特兒童美術中心……

我市犁庭掃穴般的校外培訓機構檢查整頓工作,于2018年8月被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重磅報道。

近年來,我市校外培訓機構發展迅猛,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校教育發展不充分、不完善的矛盾,促進了行業發展。

與此同時,一些培訓機構置國家教育方針和指導思想于不顧,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發展規律,強化應試教育,干擾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加重了學生課業負擔,增加了群眾的教育支出,“減負”成為社會關注熱議的話題。基于此,早在2017年4月,我市就在全省領先一步,打響了校外培訓機構規范整頓攻堅戰。

2017年6月,我市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市長陳竹琴任組長,教育、民政、工商、消防、食藥監、公安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任副組長的“運城市規范整頓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領導小組”。

在領導小組的協調下,我市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牽頭,通過社區、聯校、股室包片等多種渠道或形式,以安全檢查為突破口,對全市范圍內3757家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全面調查摸底,對各縣市2000余家和中心城區千余家校外培訓機構逐一登記,建立臺賬。

與此同時,市教育局出臺《運城市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審批和管理規定》,明確了我市校外培訓機構的設置標準、審批流程、審批程序,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與注銷、規范辦學作出詳細規定。2018年4月3日,市教育局對申報材料審查合格、實地考察符合要求的9所中心城區高中層次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樹立了行業標桿。

此外,市教育局要求學校做好學生在校外接受培訓情況的調查摸底工作,教育家長、學生不與無資質的培訓機構簽訂培訓協議,并通過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簽訂規范辦學責任書,與機構簽訂誠信辦學承諾書,學校與教師簽訂師德師風建設責任書,大力規范學校和機構辦學行為及教師從教行為,著力解決學校和機構“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零起點教學”“課上不講課后講”等問題,有效預防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等違規行為的發生。

眼下臨近寒假,針對學生補課需求增大,個別公辦學校教師小范圍補課以及部分關停了的機構伺機重新開張的情況,市教育局及早謀劃,進一步加大對無證培訓機構的治理力度,對違規校外培訓機構繼續堅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一個,關停一個,絕不姑息縱容。

“建前門”——

設身處地,構筑課后服務大格局

校外培訓機構打而不絕的根源,在于放學后的“后服務”軟肋。

為更好減輕學生家長負擔,解決后顧之憂,早在省有關部門尚未出臺正式文件之前,我市就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將市第二實驗中學作為試點學校,全面推行校內托管服務,將學生在校時間延長1個小時,安排專門教師負責學生安全和學習指導工作,并且克服種種困難,不收取任何費用,得到了家長、學生的一致好評。今秋開始,又按照省教育廳要求,結合運城教育實際,啟動實施《運城市公辦非寄宿制小學課后服務實施方案》,要求全市所有公辦非寄宿制小學,對放學后家長按時接送有困難的學生,安排在指定場所自主完成作業,并進行學生作業個別答疑;安排學生參加體育、科普、藝術等各類社團組織或興趣小組,觀看適宜少年兒童的影片等活動等。如此這般,較好地解決了城鎮學校學生放學與家長下班時間不一致、學生接送難的問題。目前,鹽湖、永濟、稷山、垣曲4個縣(市、區)已全面開展此項工作。

在最早開展全免費課后服務工作的運城市逸夫小學,21個課后社團服務風生水起。每天下午,伴隨著悠揚的下課鈴聲,學生們就步履匆匆去參加一個小時的社團活動。民樂社團樂聲悠揚,啦啦操、花樣籃球社團刻苦訓練,書法社團書韻飄香,圍棋社團啟迪思維,石頭畫社團創造多彩世界……學校真正成了孩子們學習、生活的樂園。

著眼做大放學“后服務”,又一件暖透民心的實事是推行校長陪餐制。為了讓在校學生吃得安全、舒適,我市在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中普遍開展校領導班子輪流值班的陪餐制度,每餐均有學校相關負責人、教師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保障學生的食品安全方面嚴格把關、密切監督。

在市實驗中學,校領導采用大數據的方法,對垃圾桶里倒掉的剩飯開展數據分析、集中會診,隨時調整食料匹配;增加水果和肉食的供應,聘請高等級專業廚師加工受學生青睞的面食……學校餐廳的菜譜常換常新,使飯菜的口味與學生需求始終保持“零距離”。

陪餐制,暖了家長的心窩。前不久,市實驗中學組織初三年級50名學生家長對餐廳實地考察后,一位家長高興地說:“葷素搭配、菜品每天不重樣,就今天的標準,非常滿意、非常滿意!”

“非常滿意、非常滿意!”這,是群眾對學校食堂評價,也是對教育事業的最高褒獎……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