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一次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展示
——我市組團參加第四屆山西文博會綜述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19-12-14

□記者 景斌

▲關公主題雕塑展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景斌 攝

開展大河東非遺精粹品鑒會,進一步宣傳了絳州澄泥硯、稷山螺鈿漆器、金錢石雕等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舉辦關公主題雕塑展,進一步弘揚了關公文化和各種非遺雕塑技藝;組織“抖國保、拍運城”互動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大運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簽約9個項目16億元、文創精品交易量達460余萬元、攬“神工杯”6金15銀7銅……12月5日至10日,第四屆山西文博會在太原舉行,我市精心準備的一場獨具河東特色的文化盛宴,驚艷了龍城。新時代的昂揚旋律伴隨著大運城的厚重底蘊,優秀傳統文化的時尚表達,傳遞著文化親民、文化惠民的歡樂和喜悅,譜寫了河東“文化旅游融合、文化科技融合、文化產業融合”的新篇章。

精心布置 亮點頻閃

以“深度融合 創新發展”為主題的第四屆山西文博會,于12月5日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華彩啟幕。我市以“關公故里 厚道運城”為基調,精心布置的一主四副展區,亮點頻閃,集中展示了我市近年來文化改革發展取得的新成就。別具一格的“運城表達”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個主展區即運城展區。體現文化旅游融合的“古中國、大運城”手繪語音地圖,呈現給人們的是河東20處經典景區和6條精品線路,并配有“運城文化云”公眾號。參觀者通過掃碼就可以聆聽各景點的文化內涵,領略文旅融合的舜帝關帝忠孝文化游、裴氏宗祠古代將相文化游、鸛雀樓大唐陪都文化游、永樂宮道教文化游、后土祠黃河根祖文化游、舜耕歷山原始森林生態游等主題精品線路。

手繪語音地圖旁邊就是體現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社區終端機。這是根據中宣部部長黃坤明“積極發揮內容優勢、技術優勢、組織優勢,創新學習方法,豐富學習內容,整合學習資源,努力探索有組織、有指導、有管理、有服務的學習,扎實開展中央機關和省市試點工作”的指示和中宣部關于“學習強國”進社區、下基層、到農家書屋的通知精神,由山西忠義千秋文化公司聯合北京中子文化發展公司開發的學習終端機,將多渠道把“學習強國”延伸到基層。截至目前,我市注冊總人數達到20萬以上,位居全省第二名,每日學習點擊量保持在5萬人次左右。

展區內最熱鬧、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西本命年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設置的紅包墻和自動售賣福盒機。人們不僅可以掃碼領紅包,還可通過福盒抽獎,獲得超值文創禮品。該公司的做法,進一步提升了展區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當然,展區內最吸引人眼球的還是河東關公主題雕塑展,主要展示了我市以關公為主題的各種雕塑,囊括了木雕、石雕、琉璃等具有河東文化特色的雕塑精品百余件。這些文創精品標志著運城文化博覽開始由“多而全”向精品化、藝術化方向發展,全方位提升了河東文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我市專門設置了“抖國保、拍運城”小視頻拍攝區。拍攝區以運城102處國保文物精選圖片為背景墻,邀請運城網紅拍攝、創意、發布,引領抖音、快手主旋律,開啟網上自媒體文博快車道,進一步提升了大運城的知名度。

四個副展區,即新絳展區、絳縣瑞來石藝展區、宇達青銅展區、七彩鹽湖展區,這幾個展區各具特色。古樸典雅的澄泥硯、華美大氣的漆器、巧奪天工的石雕、古韻盎然的青銅器……占地75平方米的新絳展區,搭建的風格似古代庭院,古香古色、魅力凸顯,處處散發著濃郁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氣息,讓游客流連忘返。

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威嚴肅穆的武圣關公、活靈活現的吉祥鹿……瑞來石藝賦予了金錢石獨有的氣韻,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欣賞;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宇達公司向人們展示了新工藝、新作品,令人大開眼界;黑泥、礦鹽、紅色鹽水……七彩鹽湖展區讓人們近距離感受到了鹽湖的獨特之處。

毋庸置疑,市委宣傳部的匠心獨運、參展單位的別出心裁,擦亮了大運城文化事業的金字招牌,讓河東瑰寶閃耀龍城。

項目簽約 動能增添

近年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的決策部署,著力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全市文化旅游業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一定的基礎、一定的規模、一定的影響,呈現出“數量多、質量高、風景美、勢頭好”的特點。

尤其是深入挖掘關公忠義誠信、虞舜德政孝行、李家慈善公益、后土祭祀禮儀、裴氏家風家訓等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著力實施“魚跳龍門”轉型計劃、“群星燦爛”育苗計劃、“龍騰虎躍”跨越計劃、“鴻雁起飛”提升計劃,加快促進傳統文化產業提檔升級,努力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使我市文化產業規模化水平不斷提升,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全市文化企業及文化主體數量在全省名列第一,文化產業增加值連續多年在全省名列第三。

12月5日,山西文博會開館當天,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簽約儀式隨之舉行,我市成功簽約9個項目16億元。這9個項目分別為:新華讀書會項目、“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終端系列產品開發普及項目、關公文化VR科技體驗館項目、運城鎧潤雕塑智能關公項目、智慧廣電網絡改造項目、運城“科技+文化+旅游”建設項目、沉浸式情景體驗劇《再現關公》項目、中華傳統德善文化教育基地項目和出口貝寧30米青銅雕塑項目。

山西忠義千秋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小龍表示,該公司負責“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終端系列產品的開發普及,要讓項目早落地、早實施,為加快推動把運城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貢獻力量。

與此同時,我市還隆重推介了招商項目35個,意向融資50.8億元,這些項目涵蓋了文旅融合、文化科技融合等相關產業,引起了客商代表的極大興趣,現場達成部分合作意向。這些項目有夏縣司馬光研學小鎮產業園、河津龍門景區、絳北大峽谷景區、聞喜酒務頭墓群遺址博物館建設、垣曲白馬山景區、垣曲曙猿灣國際旅游度假區、永濟蒲州故城遺址公園、新絳絳州署景區、鹽湖硝池灘水面景觀及周邊開發建設、鹽湖解州古鎮開發項目、關公圣像景區等。

據不完全統計,文博會期間我市展區文創產品交易量達460余萬元。“此次文博會,我市的展區規模、質量、成交額等方面均創歷年新高。”多次參加全國各種文博會的市委宣傳部副調研員馬淮鎮說,“特別是項目落地,會給運城文化旅游融合帶來新的機遇,增添新的動能,有助于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邁上新臺階。”

收獲滿滿 播種希望

付出才有回報。12月10日,為期6天的第四屆山西文博會圓滿落幕,我市積極參與、精心策劃的一系列活動,得到了省委主要領導、相關部門的高度評價,贏得了諸多群眾的廣泛贊譽。

“琺華器、推光漆、澄泥硯是當之無愧的‘山西三寶’,我們不僅要把傳統技藝打造得爐火純青,還要不斷創新,追求更高的藝術價值,通過展示、拍賣、鑒賞等方式,把‘山西三寶’推向國際,進一步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這是12月5日,文博會開館當天,省委書記樓陽生巡視展館時深有感觸說的一句話。

樓陽生書記的這句話,讓身在展會場館的國家級非遺項目絳州澄泥硯的代表性傳承人藺濤激動萬分。絳州澄泥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在中國硯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數十年來,藺濤潛心研究、幾番努力,不僅恢復了傳統的制硯技藝,還進行了創新和發展,他的作品先后獲得百余項國際、國內大獎,六次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杰出手工藝品徽章”。

藺濤告訴記者,一定不辜負省委樓書記的熱切希望,按照樓書記的指示,把絳州澄泥硯這一傳統技藝打造得爐火純青,不斷創新,推向國際。

所有的偶然,都透露著必然。

樓陽生書記提到了:“要通過展示、拍賣、品鑒等手段,進一步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12月5日下午,我市精心籌備的大河東非遺精粹品鑒會隆重舉行。品鑒會上,包括絳州澄泥硯在內的絳州云雕漆器、稷山螺鈿漆器、絳縣瑞來石雕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一一亮相,得到了專家的肯定。

“這些傳承人技藝精湛,這些非遺精品制作精良,通過非遺精品,既讓人們看到了傳統技藝的博大精深,也感悟到了傳承人的獨具匠心。”山西省古玩協會會長、中國傳統工藝大師崔躍說,“它們的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及社會價值極高,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視,讓人們走近非遺、了解非遺、弘揚非遺。”

與此同時,我市眾多文創產品還參加了“神工杯”工藝美術精品獎評選,瑞來石藝打造的“金錢石雕關公”、李艷軍創作的“桃木青龍偃月刀”等6個作品獲得金獎,其余文創精品摘得15銀、7銅、7個優秀獎。“金錢石雕關公”作者韓瑞來表示,一定珍惜榮譽、不忘初心,繼續潛心鉆研,努力把金錢石雕打造成為運城文化產業融合的一張亮麗名片。

不僅如此,運城市委宣傳部、新絳縣委宣傳部、分會場運城博物館獲得本屆文博會的優秀組織獎。運城市委宣傳部、絳縣縣委宣傳部、山西宇達青銅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本命年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山西忠義千秋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絳州澄泥硯研制所、運城鹽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山西瑞來工藝品有限公司、山西益泰永木雕有限公司、芮城縣理天木雕文化研究所、河津市古韻呂氏琉璃灰陶有限公司11家單位榮獲優秀展示獎。

  收獲滿滿,播種希望。誠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志峰在介紹運城展區時所說,運城文化底蘊深厚、文創精品豐富,要把產業當成事業、要把創意做成生意,借助國家級、省級平臺走出去。“走進新時代,我們要多層次、多渠道、多角度講好厚道運城故事,傳播河東聲音,展示運城形象。同時,吸收先進的創意和經驗,助推河東悠久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大運城建設注入磅礴的‘文化動能’”。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