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2-14
本報訊(記者 雷登攀)近日從市委宣傳部獲悉,由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內部資料《宣傳工作》在2019年第19期刊發了題為《運城市突出“四個導向”抓好理論宣講》的文章,重點關注我市基層理論宣講工作,圍繞政治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創新導向4個方面,詳細解讀了我市大力推進基層理論宣講方面的經驗和做法。
文章指出,近年來,運城市委宣傳部、市委講師團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按照“廣覆蓋、規范化、常態化、重實效”的基本原則,積極探索在全市建立基層理論宣講員隊伍,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理論宣講隊伍,真正解決黨的理論武裝“最后一公里”問題,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東大地化為生動實踐,在基層落地生根。
文章提出,要突出政治導向,選好一支隊伍。一是在人員選拔方面,明確基層宣講員應具備的條件,要求必須是共產黨員,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場堅定,政策理論水平較高,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等;推選程序上,通過社會推薦、個人自薦、組織考察確定等多種形式,原則上要求以各行政村(社區)、學校、國有企業、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為單位確定一名基層理論宣講員;推選范圍上,既考慮老教師、老戰士、老專家、老模范、老干部,也充分考慮新鄉賢、中青年干部、大學生村官、基層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道德模范等人員。二是在制度管理方面,制定了《運城市基層理論宣講員管理辦法》,按照統籌協調、屬地管理的原則,對基層宣講員實施動態管理制,建立量化考核標準,實行一年一聘制,每年對基層宣講員的工作表現和成效進行考評,基層宣講員全年不少于4場次理論宣講,并對其進行適當補助,同時針對優秀宣講員和優秀宣講稿件進行通報表彰和適當物質獎勵。三是在隊伍培訓方面,一方面,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定期對各級基層理論宣講員代表進行集中培訓,進行理論知識更新,夯實理論根基;另一方面,為基層宣講員提供相關學習資料,訂購業務書籍,發放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全面從嚴治黨面對面》《新時代面對面》《五千年文明看運城》等。同時,注重在基層理論宣講員隊伍中選樹典型,對芮城縣王效寬等一批“土專家、土秀才、土演員”的宣講事跡作了報道,使基層理論宣講員學有榜樣、干有目標。
文章提出,要突出問題導向,用好多種形式。一是開展“1+1宣講,解決“上下一般粗”的問題。在主題宣講活動中,采取“市委宣講團人員+本地宣講員”的形式,每場黨課先由市委宣講團成員宣講,主要講中央、省委、市委精神;然后基層宣講人員進行宣講,主要講對上級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本地本系統具體貫徹落實辦法。一個側重講理論,一個側重講做法,真正解決“上下一般粗”的問題,努力使理論宣講更容易被基層干部群眾接受。二是聽課加研討,解決“不走心”的問題?;鶎永碚撔v員在宣講黨課后,和基層黨員群眾互動研討,既有利于了解群眾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又進一步加深了理解,提高了宣講效果。黨的十九大代表、市基層理論宣講員、運城建工集團黨委副書記侯占平把“微型黨課”設在項目工地上,與工人互動研討,建立流動黨員先鋒站,把項目工地打造成為流動黨員學習教育的“主陣地”、組織活動的“根據地”、能力提升的“加油站”。三是宣講形式多樣,解決“接地氣”的問題。充分運用報告會、座談會、讀書研討、知識競賽、演講征文以及群眾喜聞樂見的快板、順口溜、三句半以及鄉土詩歌等形式,開展理論進基層活動,充分調動了群眾學習積極性,提高群眾參與度。聞喜縣裴社鄉裴南村村委會主任賈興華每天早上都通過村里的“宣講喇叭”向黨員群眾宣講黨和國家的最新政策,垣曲退休干部張文江利用當地群眾耳熟能詳的“垣曲镲劇”,萬榮里望鄉平原村薛新義創作了特色干板腔等,以老百姓的視角,接地氣的語言,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嵌入廣大群眾心中。
文章提出,要突出目標導向,講好政策理論。一是為群眾講中國夢,為群眾描畫美好藍圖。宣講人員結合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脫貧攻堅、扶貧扶智、美麗鄉村、文明家園、移風易俗、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工作,堅持“菜單式”點講,讓群眾樂意聽、踴躍聽、記得牢、用得上。鹽湖區創新“口袋書”、墻體畫、大喇叭、小廣播等多種社會宣傳方式,創建了遍布全區基層的180多家“德孝大講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送進千家萬戶。二是為黨員干部講黨的基礎理論,解決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問題。先后開展了習近平總書記講話進基層、“四大講四增強”“大討論大實踐大學習”“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學習《綱要》進基層”主題宣講,引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真學、真懂、真信。三是為群眾講中央、省、市的重要決策,為運城發展鼓勁加油。結合省委“一個指引、兩手硬”思路要求以及市委提出的“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把直面問題、對癥下藥的辦法舉措告訴給群眾,把來之不易、實實在在的發展成就展示給群眾,把干事創業、開拓未來的信心決心傳遞給群眾,引導群眾“辯證看”,進一步動員全市干部群眾團結一致、主動作為,為建設大運城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文章提出,要突出創新導向,建好載體平臺。運城市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特點,重點推進運城市黨委(黨組)中心組網絡學習平臺建設工作,精心編印《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參考》,著力打造“運城宣講”理論學習微平臺,發起成立“運城理論學習”微信群,推進多終端融媒體傳播,創新新技術、新平臺、新載體傳播,實現多終端全媒體覆蓋,實現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傳播,雙重提升黨的創新理論生產集合應用度和宣傳影響力。永濟市把市圖書館打造成基層理論宣講點,創辦“舜都講壇”,開通網絡同步直播,邀請專家、學者走上講壇講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等。絳縣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把素有絳縣的“延安”“西柏坡”之稱的回馬嶺打造成黨性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平臺,傳承紅色基因,創新理論宣傳活動,開創了黨員教育新局面。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