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2-02
1957年1月,錢學森獲得了由中國科學院頒發的科學獎一等獎,同時還獲得了一萬元的獎金。當時的一萬元,可是實實在在的一大筆錢。
拿到這筆獎金后,錢學森立刻響應號召,購買了當時國家發行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建設公債。到了1961年,公債到期,錢學森連本帶息一共獲得了1.15萬元。公債取出來后,錢學森立即把全部的錢捐給了剛成立不久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讓學校用這筆錢購買急需的教學設備。
當時,錢學森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設了《火箭技術概論》課程。在上第一堂課時,他告訴上課的學生們:“凡是上課的人,每人都要提前準備好一把計算尺,以方便計算。”不過,讓他始料不及的是,下一次上課時,全班竟然有2/3的同學因為家境困難,買不起計算尺,從而造成他們做作業時間偏長,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錢學森發現這種情況后,便和學校商量,希望將之前的捐款取出一部分,為同學們購買尺子。
錢拿到后,系里的工作人員隨即去了附近的文具店,購買的一些相對便宜的計算尺。要知道,當時一把最便宜的計算尺的價格,也相于一位普通學生一個月的伙食費。不過,這些計算尺發完后,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分到。錢學森聽說后便詢問工作人員,為什么不足量購買?工作人員回答,已經把店里的那檔計算尺全部買回來了。錢學森表示,那就再買些稍微貴一點的,一定要盡快購買,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一把計算尺。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那個班的班長助人為樂,一開始尺子不夠,便把自己的計算尺讓給了另一位同學。沒想到幾天后,第二批計算尺發到手上,還比第一次的質量好。后來這個班長畢業后留校任教,并連續18年講授《火箭技術概論》這門課。他曾多次深有感觸地表示,錢老師當時對他們的關心和教導,讓他終生難忘,并下決心投身到教書育人當中。如今,錢學森圖書館專門收藏了那位班長用過的計算尺。通過展覽,讓更多的參觀者思考如何為人師表,如何刻苦鉆研學問。
(《人民政協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