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1-21
集句聯,是對聯創作的一種重要方法:即采集古人、名人經典文本中的語句入聯,但必須大體遵守聯律,做到上、下兩聯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對、結構相同。集句聯一般來說,集詩句、詞句的為多,也有集古人各種文、史集里的句子。創作集句聯,必讀書廣博、腹笥豐盈,又能以他人之句,表現自己的性靈與才華,以及特定的環境與情感,實屬不易。
魯迅先生的《集句題書室聯》:“望崦嵫而勿迫;恐鶗鴂之先鳴。”《今古對聯集錦》上、下聯皆是屈原《離騷》中的句子,許廣平曾說這是魯迅“用作座右銘的一種提示”。“崦嵫”即甘肅天水縣的崦嵫山,古人常用來指日落之處;“鶗鴂”即杜鵑鳥,古語“杜鵑常以之夏鳴,鳴則眾芳皆歇”,比喻時光之易逝。此聯表述的是歲月匆匆,時不我待,應珍惜年華。
著名女作家冰心的書房聯為:“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岳夢中飛。”二句皆采自清代龔自珍的詩集,以勉勵自己從容處世、追求人生的完美境界。上聯的兩個“事”與下聯的兩個“中”,詞性不同,但集句聯可以寬宥。
《對聯格律·對聯譜》中,收有清人紀曉嵐的《嘲庸醫聯》:“新鬼煩冤舊鬼哭;他生未卜此生休。”上聯出自杜甫詩《兵車行》,下聯出自李商隱詩《馬嵬》。
宋代詞興,歷代不衰。因詞由長短句組合,采集入聯者尤多。
明正德年間進士邵銳,官場失意,被閑置十年,未能施展抗金之志,乃作聯自況:“無言對立斜暉,濩落我材何所用;穩唱巧翻新曲,要教人意勝于春。”上聯首句出自吳文英《西平樂慢》,次句出自辛棄疾《滿江紅·和盧國華》。下聯首句出自趙長卿《西江月·夏日有感》,次句出自張先《定風波》。
近代名人梁啟超,“他在千萬首宋詞中多方采擷,精心組配,用兩個甚至四個句子為一比,即一副對聯包含四至八個分句。”(李志剛《天津楹聯述略》)他的名聯很多,如《贈徐志摩》:“臨流可奈清癯,第四橋邊,呼棹過環碧;此意平生飛動,海棠花下,吹笛到天明。”上聯三句采自宋代陸壑《高陽臺》、姜夔《點絳唇·燕雁無心》、陳允平《平湖秋月·秋霧》,下聯三句采自李祁《西江月·云觀三臺清露》、王之道《青玉案·送無為守張文伯還朝》、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梁啟超稱:“此聯極能表現志摩的性格,還帶著記他的故事:他曾陪泰戈爾游西湖,別有會心,又常在海棠花下做詩做個通宵。”
李志剛還談到天津學者鄧毓怡(1880~1929),也是一位寫集句聯的大腕,除集詩、詞句外,還有集文、史典籍中句子的對聯,如修身自勵聯:“師直為壯,曲為老;行成于思,毀于隨。”上聯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意為軍隊作戰,正義所在則士氣雄壯,反之則衰竭。下聯出自韓愈的散文《進學解》,言品行的培養需以思考為基礎,否則會毀于迎合世俗。他還以《論語》集句聯,如:“誨人不倦,學而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