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東映像>

南天一柱柳元景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19-10-22

趙戰生

解州山水形勝,鐘靈毓秀,自古以來養育了許多著名人物。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大名鼎鼎的柳元景,即是其中之一。為了實現南北統一,他肩負重任,兩次北征,戰功卓著,堪稱“南天一柱”,故《宋書》為其立傳,今《辭海》亦有專條。

柳元景,字孝仁,祖上三代均為太守。元景自幼尚武,弓馬嫻熟,且通曉兵法,頗有韜略。其父柳憑時任馮翊太守,他隨父出征,在討伐南方“蠻夷”的戰斗中,沖鋒陷陣,屢有斬獲,被稱為“少年英雄”。

時劉宋權臣、荊州刺史謝晦聞其名,欲攬為麾下,不料謝因謀反罪被誅,事無下文。雍州刺史劉道產聞訊,亦欲禮聘,恰逢江夏王劉義恭有書來招,道產難違王命,只好相讓。

柳元景入幕江夏王府后,初任中軍將軍,后累遷殿中將軍、司空行參軍,直至司徒太尉城局參軍。隨著職務升遷,他的軍事才干嶄露,連宋文帝劉義隆也知道了他的名字。

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劉道產病逝,武陵王劉駿成為雍州刺史。此時原來已歸順朝廷的邊境氏族部落,復又反叛,興兵自立。在江夏王的舉薦下,劉駿任命柳元景為廣威將軍、隨郡太守,負責彈壓邊民作亂。元景到任后“廣設方略,斬獲數百”,很快穩定了局勢。后來,隨王劉誕督鎮雍州,擢柳元景為后軍中兵參軍,使他成為一名高級將領。

此時,北魏的皇帝是“借父祖之資,奮征伐之氣”,一舉打敗強敵柔然,又先后滅掉北燕、北涼等國,統一了北方的太武帝拓跋燾。他招賢納士,借重漢族士大夫建立政治制度,推廣先進的漢族文化,使北魏迅速強大起來。史記,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飲馬長江的少數民族帝王。

北魏欲南征,南宋要北伐,戰爭一觸即發。

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八月,宋文帝命兵分東、西兩路,舉師北伐。劉誕部由西線推進,經略關陜;東線則由王玄謨掛帥,攻擊前進。

劉誕授柳元景為建威將軍,統攝尹顯祖、魯方平、薛安都、龐法起、田義仁諸部,收復潼關、陜城。老將龐季明本是關內望族之后,羌人對其恭敬有加。元景讓他潛入長安一帶,策動當地民眾舉義反魏,以為內應。季明先入盧氏,攻進弘農(今河南靈寶北),盧氏趙難率眾歸宋,弘農士族亦紛紛響應。

當年十月,北伐先頭部隊自修陽亭出熊耳山,攻克盧氏城,擒殺了縣令李封。但由于孤軍深入,糧草缺乏,難以持久。元景即命尹顯祖火速馳援,他則親率士卒束馬懸車,攀登百丈懸崖,突出溫谷,攻入盧氏。

盧氏既定,元景又揮師直抵弘農城。弘農人歸心已久,三千義士舉旗吶喊,反戈擊魏,并打開北門,迎接宋軍入城。宋軍活捉了弘農太守李初古拔父子及郡丞,隨即貼出安民告示,安撫百姓,城內秩序井然。

收復弘農后,元景指揮各路軍馬挺進陜西,先后破潼關、克藍田、招宜陽、攻金門塢,誅殺了恃勇驕橫的北魏大將李買得,魏永昌王聞風喪膽,寢食難安。

十一月,元景受命弘農太守。他馬不停蹄,指揮宋軍迂回攻擊,逼近陜城。陜城雄踞黃河南岸,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北魏守軍“臨河為固,恃險自守”。加之北魏洛州刺史張是連提又率兩萬援軍趕到,使宋軍腹背受敵,處于兩面夾擊之中。

元景聞知前線戰事吃緊,急忙抽調兩千騎兵馳援。在副帥柳元怙的帶領下,這支鐵騎猶如神兵天降,突然從南門涵道殺出,鼓噪吶喊,橫沖直撞,把魏軍打得丟甲棄盔,抱頭鼠竄。經過一整天的鏖戰,陜城告破,兩千多魏兵被活捉。

這些被俘的魏兵,多為河內郡被強征入伍的漢人。宋軍將領忿其助紂為虐、為虎作倀、對抗天朝,紛紛要求將其全部處死。柳元景愍其不幸,以慈悲為懷,力排眾議,對俘虜曉以大義,將他們全部釋放。為使他們能夠平安返回故里,還特別為他們頒發了通行路條。此舉收到了很好的政治效果,使宋軍“仁義之師”的美譽,傳遍了大河以北,有力瓦解了魏軍的斗志,贏得了人心。

陜城大捷的同時,分頭進擊的龐法起部,在當地義軍的配合下,攻破了潼關,不斷向長安運動,“關中諸義徒處處鋒起,四山羌、胡咸皆請奮”。北魏眼看長安難保,欲拼力堵截,卻又無兵可調。然而,就在西路軍連戰皆捷、形勢大好的情況下,作為主戰場的東路軍卻遭到魏軍重創,節節敗退。宋文帝擔心柳元景獨力難支,陷入不測,遂命他班師。

凱旋的柳元景受到隆重禮遇,隨王劉誕親自登城望迎,并用自己的坐騎換下元景的馬匹,讓他榮耀入城。文帝授他為寧朔將軍,兼任京兆、廣平二郡太守。

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元景晉升為冠軍司馬、襄陽太守。當年五月,他再次奉命北伐,仍由西路出擊。當他立馬潼關,欲進蒲坂時,又因東路大軍失利,只能望河興嘆,勒馬而回。

兩次北伐都未能打過黃河,收復近在咫尺的家鄉,這對久經沙場、鄉梓情切的柳元景來說,無疑是一種沉重的負疚與自責。但他卻無力作出別的抉擇,其內心之苦、之痛、之煎熬,可想而知。

次年二月,太子劉劭弒君篡位,武陵王劉駿起兵討伐。他命柳元景統領薛安都、宗懿等十三路兵馬,倍道而行,平叛討逆。

江南水網縱橫,元景所率討逆軍多為小船,且破敗不堪,很難進行水上作戰。行至蕪湖后,元景命大部隊舍舟登陸,于板橋鎮立柵建營。他則率一支輕騎潛入新亭(今南京市南),出敵不意,突然發起猛攻。此時,劉劭雖兵強馬壯,卻疏于防范,又不知元景有多少兵馬,一下子被打得暈頭轉向,潰不成軍,投入秦淮河溺死者不計其數。

四月,劉駿即位,是為孝武皇帝。柳元景以討逆之功,受封侍中,領左衛將軍,節制雍州、荊州諸路軍事。后因臧質從中作梗,改遷為領軍將軍,加封散騎常侍、曲江縣公,食邑三千戶。

不久,魯爽、臧質舉兵反朝,孝武帝命左衛將軍王玄謨掛帥討伐,加封柳元景為撫軍,假節置佐。

征討大軍駐扎在安徽梁山。元景率部屯駐采石,進擊姑熟,首敗龐法起軍。王玄謨在梁山遭到叛軍圍困,力不能支,請求元景分兵救援。元景一面安撫王玄謨固守梁山,不可自行退卻;一面選派精悍士卒,搖旗吶喊,馳馬揚塵,逶迤數里,狀如數萬人。叛軍以為京師又增新軍,惶然失措,不敢戀戰,紛紛作鳥獸散去。

平叛勝利后,孝武帝封元景為晉安郡公,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元景堅辭開府,復為領軍、太子詹事,加侍中。后幾年,職務不斷升遷。

大明八年(公元464年)五月,孝武帝晏駕,元景受遺詔輔佐幼主,遷尚書令,領丹陽尹,將軍如故,給班劍二十人。所謂“班劍”,系飾有花紋的木劍,為皇帝賜給勛臣最高等級的儀仗,故《宋書·樂志》有“雄戟辟曠途,班劍翼高車”之謂。

柳元景起自將帥,屢立戰功,自此站立朝班,躬身理政。他清正廉明,公而忘私,深孚眾望。其時朝中大臣多有產業,家財萬貫者不足為奇,惟元景無所經營,家中只有十數畝菜園。守園人將賣菜的獲利三萬錢送上,他分文不取,全散給了種菜人。

柳元景奉遺詔輔佐的幼主,就是昏庸無道的前廢帝劉子業。他不僅父死不哀,甚至還在太廟中對父皇的畫像指指點點,肆意損辱。為了一泄私憤,他還掘開庶母殷淑妃的陵寢,將其骸骨拋撒于野。對于父皇原來重用過的大臣,他更是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無不加以羞辱鞭笞,甚至隨意定罪屠殺。

劉子業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文武百官的無比憤怒,柳元景聯絡劉義恭、師伯顏等,密謀廢立。只因遲遲未能決斷,結果事泄被執。當幼主親率禁軍捉拿他時,他仰天長嘆之后穿戴好朝服,從容赴死,時年六十歲。

泰始三年(公元467年),太宗皇帝劉彧下詔,為柳元景平反,稱他“風度弘簡,體局深沉,正義亮時,恭素范物”,追贈太尉、侍中、國公如故,給班劍三十人,羽葆、鼓吹一部,謚曰“忠烈公”。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