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黃土地作證

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09-03

一天早晨,我和父親回芮城看望年過九旬的大伯。我們漫步村外,望著奔騰不息的黃河,踩著腳下的黃土地,不知不覺來到一塊田地。大伯突然問我:“你還認識這塊地嗎?”我不假思索地說:“70年了,我一直不能忘記。”大伯捋著白胡須,不住地點著頭,我眼前卻浮現出一幕……

70年前,一個大地回春的日子,20多歲的大伯、母親拖著3歲的我,來到這塊剛分給我家的土地。我依稀記得,那時大伯在地上長跪不起,兩行眼淚流在黃土地上。當時,我不了解大伯的這份真摯情感,過后才知道,為了一塊養家糊口的土地,大伯和父親,給別人打工扛活,最終還沒有買下一畝地。解放了,人民當家作主,分到了土地。大伯怎么不激動萬分、感慨萬千呢!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也是我們全家的希望。大伯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幾畝土地上,要靠這幾畝地養育全家。但那時落后的生產力,使大伯叫苦不迭。秋天,把小麥播種在地里,春天常常是卡脖子旱,看著腳下滔滔奔流的黃河水,莫愛能助,只能望天吝嗇地下幾滴雨,有時滴雨不下,父母親只能到一里外的黃河邊手提肩扛黃河水澆地,但那只是杯水車薪,播種的小麥連種子也收不回來。遇到好年景,一畝小麥收成只是一二百斤。我記得,一年生產的糧食,頂多只能吃八九個月,到三四月份,大伯就要挾著口袋東借西湊,母親帶著我們幾個兄妹挖野菜,拌湯喝糊糊充饑。那時盡管缺吃少穿,但一想到有了土地心里也有了幾分安慰。總是想,好生活只是剛剛開始,有共產黨的領導,土地一定能生金,我們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1968年,我中專畢業來到部隊,1978年回到地方,盡管在外地工作,但心里一直放不下家鄉,放不下父母,放不下生我養我的土地。一次,我回到家鄉。當時,十一屆三中全會開過不久,農村正在醞釀一場大的變革。在農村一直當了20年村黨支部書記的大伯,已經卸職,他被無休止的運動搞得疲憊不堪,想靜下心休息。當他聽說要土地下放,包產到戶,一顆對土地不抱希望的心,又重新燃起了熱望。大伯對我說:“我想把咱土改分的地承包下來,我不信產量上不去。”可是我心存疑慮,20多年的集體化,一下子回到起點,再說土地包產到戶,群眾能同意嗎?大伯看出我的心思,說:“幾十年的大鍋飯,把人心搞散了,使人變懶了。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你放心吧,只要分田到戶,土地就能變成金。”之后,那塊土改分的地又讓大伯承包了,果然,產量年年提高,畝產達到八九百斤,生活也像芝麻開花節節高。黃土地解決了農民的溫飽,使人們奔上了小康之路。

時光如梭。經過了改革開放40年,又迎來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明媚的春天,我與大伯又一次來到這塊黃土地。大伯盡管90多歲了,身子骨還硬朗,他蹲下身,拔起一縷麥苗,說:“這些年,小麥連年高產,除了科學管理、種子優化外,還有黨的好政策凝聚了人心。你看,今年天雖然有些旱,但我們不怕,有了電灌站,引上黃河水,兩天時間,這些麥田就可以澆一遍。如果沒有大的天災,畝產1300斤問題不大。”聽到大伯這番話,我不由發出這樣的感嘆:同樣是這塊黃土地,為什么產量能從解放初的一二百斤,包產到戶的八九百斤,到現在的1000多斤,這里面既有土地的潛力、科學技術的魅力,更有人的精氣神。然而父親的話,更是發人深省:近十年來,中央堅持科學發展觀,讓人們有幸福感、獲得感。國家連續多年出臺了中央一號文件,刺激生產,關注民生,注入活力,取消了農業稅、千余年實施的繳納公糧,這種多予少取的政策,激發了人們對土地的熱愛、對土地的投入,真正使黃土地變成金的是黨的好領導、好政策。看到眼前的一切,聽了大伯這番言談,我怎能不為祖國的不斷富強而自豪,怎能不為我們的黨走向成熟而自豪,怎能不為我們的人民越來越自信而自豪!站在這黃土地上,觸景生情,我愿以黃土地為杯,以黃河水當酒,為我們生生不息的黃土地干杯,為我們蒸蒸日上的祖國干杯。

梁冬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